Ⅰ 硬質合金刀具材料都有哪些基礎知識
硬質合金是使用最廣泛的一類高速加工(HSM)刀具材料,此類材料是通過粉末冶金工藝生產的,由硬質碳化物(通常為碳化鎢WC)顆粒和質地較軟的金屬結合劑組成。目前,有數百種不同成分的WC基硬質合金,它們中大部分都採用鈷(Co)作為結合劑,鎳(Ni)和鉻(Cr)也是常用的結合劑元素,另外還可以添加其他一些合金元素。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硬質合金牌號?刀具製造商如何為某種特定的切削加工選擇正確的刀具材料?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使硬質合金成為一種理想刀具材料的各種特性。
硬度與韌性:
WC-Co硬質合金在兼具硬度和韌性方面具有獨到優勢。碳化鎢(WC)本身具有很高的硬度(超過剛玉或氧化鋁),而且在工作溫度升高時其硬度也很少下降。但是,它缺乏足夠的韌性,而這對於切削刀具是必不可少的性能。為了利用碳化鎢的高硬度,並改善其韌性,人們利用金屬結合劑將碳化鎢結合在一起,從而使這種材料既具有遠遠超過高速鋼的硬度,同時又能夠承受在大多數切削加工中的切削力。此外,它還能承受高速加工所產生的切削高溫。
如今,幾乎所有的WC-Co刀具和刀片都採用了塗層,因此,基體材料的作用似乎顯得不太重要了。但實際上,正是WC-Co材料的高彈性系數(衡量剛度的指標,WC-Co的室溫彈性系數約為高速鋼的三倍)為塗層提供了不變形的基底。WC-Co基體還能提供所需要的韌性。這些性能都是WC-Co材料的基本特性,但也可以在生產硬質合金粉體時,通過調整材料成分和微觀結構而定製材料性能。因此,刀具性能與特定加工的適配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初的制粉工藝。
制粉工藝:
碳化鎢粉是通過對鎢(W)粉進行滲碳處理而獲得的。碳化鎢粉的特性(尤其是其粒度)主要取決於原料鎢粉的粒度以及滲碳的溫度和時間。化學控制也至關重要,碳含量必須保持恆定(接近重量比為6.13%的理論配比值)。為了通過後續工序來控制粉體粒度,可以在滲碳處理之前添加少量的釩和/或鉻。不同的下游工藝條件和不同的最終加工用途需要採用特定的碳化鎢粒度、碳含量、釩含量和鉻含量的組合,通過這些組合的變化,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碳化鎢粉。例如,碳化鎢粉生產商ATI Alldyne公司共生產23種標准牌號的碳化鎢粉,而根據用戶要求定製的碳化鎢粉品種可達標准牌號碳化鎢粉的5倍以上。
在將碳化鎢粉與金屬結合劑一起進行混合碾磨以生產某種牌號硬質合金粉料時,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組合方式。最常用的鈷含量為3%-25%(重量比),而在需要增強刀具抗腐蝕性的情況下,則需要加入鎳和鉻。此外,還可以通過添加其他合金成分,進一步改良金屬結合劑。例如,在WC-Co硬質合金中添加釕,可在不降低其硬度的前提下顯著提高其韌性。增加結合劑的含量也可以提高硬質合金的韌性,但卻會降低其硬度。
減小碳化鎢顆粒的尺寸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但在燒結工藝中,碳化鎢的粒度必須保持不變。燒結時,碳化鎢顆粒通過溶解再析出的過程結合和長大。在實際燒結過程中,為了形成一種完全密實的材料,金屬結合劑要變成液態(稱為液相燒結)。通過添加其他過渡金屬碳化物,包括碳化釩(VC)、碳化鉻(Cr3C2)、碳化鈦(TiC)、碳化鉭(TaC)和碳化鈮(NbC),可以控制碳化鎢顆粒的長大速度。這些金屬碳化物通常是在將碳化鎢粉與金屬結合劑一起進行混合碾磨時加入,盡管碳化釩和碳化鉻也可以在對碳化鎢粉進行滲碳時形成。
利用回收的廢舊硬質合金材料也可以生產牌號碳化鎢粉料。廢舊硬質合金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硬質合金行業已有很長歷史,是該行業整個經濟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於降低材料成本、節約自然資源和避免對廢棄材料進行無害化處置。廢舊硬質合金一般可通過APT(仲鎢酸銨)工藝、鋅回收工藝或通過粉碎後進行再利用。這些「再生」碳化鎢粉通常具有更好的、可預測的緻密性,因為其表面積比直接通過鎢滲碳工藝製成的碳化鎢粉更小。
碳化鎢粉與金屬結合劑混合碾磨的加工條件也是至關重要的工藝參數。兩種最常用的碾磨技術是球磨和超微碾磨。這兩種工藝都能使碾磨的粉料均勻混合,並能減小顆粒尺寸。為使以後壓制的工件具有足夠的強度,能保持工件形狀,並使操作者或機械手能拿起工件進行操作,在碾磨時通常還需要添加一種有機結合劑。這種結合劑的化學成分可以影響壓製成工件的密度和強度。為了有利於操作,最好添加高強度的結合劑,但這樣會導致壓制密度較低,並可能會產生硬塊,造成在最後成品中存在缺陷。
完成碾磨後,通常會對粉料進行噴霧乾燥,產生由有機結合劑凝聚在一起的自由流動團塊。通過調整有機結合劑的成分,可以根據需要定製這些團塊的流動性和裝料密度。通過篩選出較粗或較細的顆粒,還可以進一步定製團塊的粒度分布,以確保其在裝入模腔時具有良好的流動性。
工件製造:
硬質合金工件可採用多種工藝方法成型。根據工件的尺寸、形狀復雜水平和生產批量,大部分切削刀片都是採用頂壓和底壓式剛性模具模壓成型。在每一次壓制時,為了保持工件重量和尺寸的一致性,必須保證流入模腔的粉料量(質量和體積)都完全相同。粉料的流動性主要通過團塊的尺寸分布和有機結合劑的特性來控制。通過在裝入模腔的粉料上施加10-80ksi(千磅/平方英尺)的成型壓力,就可以形成模壓工件(或稱「坯件」)。
即便在極高的成型壓力下,堅硬的碳化鎢顆粒也不會變形或破碎,而有機結合劑卻被壓入碳化鎢顆粒之間的縫隙之中,從而起到固定顆粒位置的作用。壓力越高,碳化鎢顆粒的結合就越緊密,工件的壓制密度就越大。牌號硬質合金粉料的模壓特性可能各不相同,取決於金屬結合劑的含量、碳化鎢顆粒的尺寸和形狀、形成團塊的程度,以及有機結合劑的成分和添加量。為了提供有關牌號硬質合金粉料壓制特性的量化信息,通常由粉料生產商來設計構建模壓密度與成型壓力的對應關系。這種信息可確保提供的粉料與刀具製造商的模壓工藝協調一致。
大尺寸硬質合金工件或具有高長寬比的硬質合金工件(如立銑刀和鑽頭的刀桿)通常採用在一個柔性料袋中均衡壓制牌號硬質合金粉料來製造。雖然均衡壓製法的生產周期比模壓法要長一些,但刀具的製造成本較低,因此該方法更適合小批量生產。
這種工藝方法是將粉料裝入料袋中,並將袋口密封,然後將裝滿粉料的料袋置於一個腔室中,通過液壓裝置施加30-60ksi的壓力進行壓制。壓製成的工件通常要在燒結之前加工成特定的幾何形狀。料袋的尺寸被加大,以適應壓緊過程中的工件收縮,並為磨削加工提供足夠的餘量。由於工件在壓製成型後要進行加工,因此對裝料一致性的要求不像模壓法那樣嚴格,但是,仍然希望能保證每一次裝入料袋的粉料量相同。如果粉料的裝料密度過小,就可能導致裝入料袋的粉料不足,從而造成工件尺寸偏小而不得不報廢。如果粉料的裝料密度過大,裝入料袋的粉料過多,工件在壓製成型後就需要加工去除更多的粉料。盡管去除的多餘粉料和報廢的工件都可以回收再用,但這樣做畢竟會降低生產效率。
硬質合金工件還可以利用擠出模或注射模進行成型加工。擠出成型工藝更適合軸對稱形狀工件的大批量生產,而注射成型工藝通常用於復雜形狀工件的大批量生產。在這兩種成型工藝中,牌號硬質合金粉末懸浮在有機結合劑中,結合劑賦予硬質合金混合料像牙膏那樣的均勻一致性。然後,混合料或者通過一個孔被擠出成型,或者被注入一個模腔中成型。牌號硬質合金粉料的特性決定了混合料中粉末與結合劑的最佳比例,並對混合料通過擠出孔或注入模腔的流動性具有重要影響。
當工件通過模壓法、均衡壓製法、擠出模或注射模成型法成型後,在最終燒結階段之前,需要從工件中去除有機結合劑。燒結可以去除工件中的孔隙,使其變得完全(或基本上)密實。在燒結時,壓製成型的工件中的金屬結合劑變成液體,但在毛細作用力和顆粒聯系的共同作用下,工件仍然能夠保持其形狀。
在燒結後,工件的幾何形狀保持不變,但尺寸會縮小。為了在燒結後得到所要求的工件尺寸,在設計刀具時就需要考慮其收縮率。在設計用於製造每種刀具的牌號硬質合金粉料時,都必須保證其在適當壓力下壓緊時具有正確的收縮率。
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需要對燒結後的工件進行燒結後處理。對切削刀具最基本的處理方式是刃磨切削刃。許多刀具在燒結後還需要對其幾何形狀和尺寸進行磨削加工。有些刀具需要磨削頂部和底部;另一些刀具則需要進行外周磨削(需要或無需刃磨切削刃)。磨削產生的所有硬質合金磨屑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工件塗層:
在許多情況下,成品工件需要進行塗層。塗層能夠提供潤滑性和增加硬度,還能為基體提供擴散屏障,使其暴露於高溫下時可防止氧化。硬質合金基體對於塗層的性能至關重要。除了定製基體粉料的主要特性以外,還可以通過化學選擇和改變燒結方法定製基體的表面特性。通過鈷的遷移,可在刀片表面最外層20-30μm厚度內富集相對於工件其餘部位更多的鈷,從而賦予基體表層更好的強韌性,使其具有較強的抗變形能力。
刀具製造商基於自己的製造工藝(如脫蠟方法、加熱速度、燒結時間、溫度和滲碳電壓),可能會對使用的牌號硬質合金粉料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有些刀具製造商可能是在真空爐中燒結工件,而另一些刀具製造商則可能使用熱等靜壓(HIP)燒結爐(它是在工藝循環臨近結束時才對工件加壓,以消除任何殘留孔隙)。在真空爐中燒結的工件可能還需要通過另外的工序進行熱等靜壓處理,以提高工件密度。有些刀具製造商可能會採用較高的真空燒結溫度,以提高具有較低鈷含量混合料的燒結密度,但這種方法可能會使其顯微結構變得粗大。為了保持細小的晶粒尺寸,可以選用碳化鎢顆粒尺寸較小的粉料。為了與特定的生產設備相匹配,脫蠟條件和滲碳電壓對硬質合金粉料中碳含量的高低也有不同的要求。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燒結出的硬質合金刀具的顯微結構和材料性能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刀具製造商與粉料提供商之間需要進行密切的溝通,以確保根據刀具製造商的生產工藝定製牌號硬質合金粉料。因此,有數百種不同的硬質合金粉料牌號也就不足為奇了。例如,ATI Alldyne公司生產的不同粉料牌號就超過600種,其中每一種牌號都是針對目標用戶和特定用途而專門設計的。
牌號分類:
不同種類的碳化鎢粉、混合料成分和金屬結合劑含量、晶粒長大抑制劑的類型和用量等的組合變化,構成了形形色色的硬質合金牌號。這些參數將決定硬質合金的顯微結構及其特性。某些特定的性能組合已成為一些特定加工用途的首選,從而使對多種硬質合金牌號進行分類具有了意義。
兩種最常用的、面向加工用途的硬質合金分類體系分別為C牌號體系和ISO牌號體系。盡管這兩種體系都不能完全反映影響硬質合金牌號選擇的材料特性,但它們提供了一個探討的起點。對於每種分類法,許多製造商都有它們自己的特殊牌號,由此產生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各種硬質合金牌號。
硬質合金牌號還可以按照成分來分類。碳化鎢(WC)牌號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單純型、微晶型和合金型。單純型牌號主要由碳化鎢和鈷結合劑構成,但其中也可能含有少量晶粒長大抑制劑。微晶型牌號由碳化鎢和添加了幾千分之一碳化釩(VC)和(或)碳化鉻(Cr3C2)的鈷結合劑構成,其晶粒尺寸可達到1μm以下。合金型牌號則是由碳化鎢和含有百分之幾碳化鈦(TiC)、碳化鉭(TaC)和碳化鈮(NbC)的鈷結合劑構成,這些添加物又稱為立方碳化物,因為其燒結後的顯微結構呈現出不均勻的三相結構。
(1)單純型硬質合金牌號
用於金屬切削加工的此類牌號通常含有3%-12%的鈷(重量比)。碳化鎢晶粒的尺寸范圍通常在1-8μm之間。與其他牌號一樣,減小碳化鎢的粒度可以提高其硬度和橫向斷裂強度(TRS),但會降低其韌性。單純型牌號的硬度通常在HRA89-93.5之間;橫向斷裂強度通常在175-350ksi之間。此類牌號的粉料中可能含有大量回收再用的原料。
單純型牌號在C牌號體系中可分為C1-C4,在ISO牌號體系中可按K、N、S和H牌號系列進行分類。具有中間特性的單純型牌號可以歸類為通用牌號(如C2或K20),可用於車削、銑削、刨削和鏜削加工;晶粒尺寸較小或鈷含量較低、硬度較高的牌號可以歸類為精加工牌號(如C4或K01);晶粒尺寸較大或鈷含量較高、韌性較好的牌號可以歸類為粗加工牌號(如C1或K30)。
用單純型牌號製造的刀具可用於切削加工鑄鐵、200和300系列不銹鋼、鋁和其他有色金屬、高溫合金和淬硬鋼。此類牌號還能應用於非金屬切削領域(如作為岩石和地質鑽探工具),這些牌號的晶粒尺寸范圍在1.5-10μm(或更大),鈷含量為6%-16%。單純型硬質合金牌號的另一種非金屬切削類用途是製造模具和沖頭,這些牌號通常具有中等大小的晶粒尺寸,鈷含量為16%-30%。
(2)微晶型硬質合金牌號
此類牌號通常含有6%-15%的鈷。在液相燒結時,添加的碳化釩和(或)碳化鉻可以控制晶粒長大,從而獲得粒度小於1μm的細晶粒結構。這種微細晶粒牌號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和500ksi以上的橫向斷裂強度。高強度與足夠的韌性相結合,使此類牌號的刀具可以採用更大的正前角,從而能通過切削而不是推擠金屬材料來減小切削力和產生較薄的切屑。
通過在牌號硬質合金粉料的生產中對各種原材料進行嚴格的品質鑒定,以及對燒結工藝條件實施嚴格的控制,防止在材料顯微結構中形成非正常的大晶粒,就能獲得適當的材料性能。為了保持晶粒尺寸細小且均勻一致,只有在能對原料和回收工藝進行全面控制,以及實施廣泛質量檢測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回收的再生粉料。
微晶型牌號可在ISO牌號體系中可按M牌號系列進行分類,除此以外,在C牌號體系和ISO牌號體系中的其他分類方法與單純型牌號相同。微晶牌號可用於製造切削較軟工件材料的刀具,因為這種刀具的表面可以加工得非常光滑,並能保持極其鋒利的切削刃。
微晶牌號刀具還能用於加工鎳基超級合金,因為這種刀具能夠承受高達1200℃的切削溫度。對於高溫合金和其他特殊材料的加工,採用微晶牌號刀具和含釕的單純牌號刀具,能夠同時提高其耐磨性、抗變形能力和韌性。微晶牌號還適合製造會產生剪切應力的旋轉刀具(如鑽頭)。有一種鑽頭採用復合牌號的硬質合金製造,在同一支鑽頭的特定部位,材料中的鈷含量各不相同,從而根據加工需要優化了鑽頭的硬度和韌性。
(3)合金型硬質合金牌號
此類牌號主要用於切削加工鋼件,其鈷含量通常為5%-10%,晶粒尺寸范圍為0.8-2μm。通過添加4%-25%的碳化鈦(TiC),可以減小碳化鎢(WC)擴散到鋼屑表面的傾向。通過添加不超過25%的碳化鉭(TaC)和碳化鈮(NbC),可以改善刀具的強度、抗月牙窪磨損能力和耐熱沖擊性。添加此類立方碳化物還能提高刀具的紅硬性,在重載切削或切削刃會產生高溫的其他加工中,有助於避免刀具發生熱變形。此外,碳化鈦在燒結過程中能提供成核位置,改善立方碳化物在工件中的分布均勻性。
一般來說,合金型硬質合金牌號的硬度范圍為HRA91-94,橫向斷裂強度為150-300ksi。與單純型牌號相比,合金型牌號的耐磨料磨損性能較差,且強度較低,但其耐粘結磨損的性能更好。合金型牌號在C牌號體系中可分為C5-C8,在ISO牌號體系中可按P和M牌號系列進行分類。具有中間特性的合金型牌號可以歸類為通用牌號(如C6或P30),可用於車削、攻絲、刨削和銑削加工。硬度最高的牌號可以歸類為精加工牌號(如C8和P01),用於精車和鏜削加工。這些牌號通常具有較小的晶粒尺寸和較低的鈷含量,以獲得所需要的硬度和耐磨性。不過,通過添加較多的立方碳化物也能獲得類似的材料特性。韌性最好的牌號可以歸類為粗加工牌號(如C5或P50)。這些牌號通常具有中等大小的粒度和高鈷含量,立方碳化物的添加量也較少,以通過抑制裂紋擴展而獲得所需要的韌性。在斷續車削加工中,通過採用上述刀具表面具有較高鈷含量的富鈷牌號,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切削性能。
碳化鈦含量較低的合金型牌號用於切削加工不銹鋼和可鍛鑄鐵,但也可用於加工有色金屬(如鎳基超級合金)。這些牌號的晶粒尺寸通常小於1μm,鈷含量為8%-12%。硬度較高的牌號(如M10)可用於車削加工可鍛鑄鐵;而韌性較好的牌號(如M40)可用於銑削和刨削鋼件,或者用於車削不銹鋼或超級合金。
合金型硬質合金牌號還能用於非金屬切削類用途,主要用於製造耐磨零件。這些牌號的粒度通常為1.2-2μm,鈷含量為7%-10%。在生產這些牌號時,通常會加入很大比例的回收原料,從而在耐磨零件的應用中獲得較高的成本效益。耐磨零件需要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和較高的硬度,在生產此類牌號時,可以通過添加鎳和碳化鉻來獲得這些性能。
為了滿足刀具製造商在技術性和經濟性上的雙重要求,硬質合金粉料是關鍵要素。針對刀具製造商的加工設備和工藝參數而設計的粉料可確保成品工件的性能,並導致出現了數百種硬質合金牌號。硬質合金材料可循環利用的特點以及可直接與粉料提供商合作的能力,使刀具製造商能夠有效控制其產品質量和材料成本。
Ⅱ 硬質合金刀,YT15中各化學元素的組成及比例各是多少, 謝謝
YT15是鎢鈦鈷類硬質合金,主要化學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TiC)及鈷.YT15表示TiC為15%,其餘為WC和Co的硬質合金(至於WC和Co的含量分別是多少不曉得)
Ⅲ 硬質合金鋼的主要組成是什麼常用硬質合金分哪幾類各有何主要作用
硬質合金鋼是把難熔金屬(鎢、鉭、鈦、鉬等)的碳化物的硬質顆粒,跟一種或幾種鐵族元素(鈷、鎳或鐵)的粉末混合後壓製成型,再經燒結製成。
硬質合金的種類和性能特點:
(1)常用硬質合金的分類與牌號
①鎢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WC)和粘結劑鈷(Co)。
其牌號是由「YG」(「硬、鈷」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平均含鈷量的百分數組成。
例如,YG8,表示平均WCo=8%,其餘為碳化鎢的鎢鈷類硬質合金。
②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TiC)及鈷。
其牌號由「YT」(「硬、鈦」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碳化鈦平均含量組成。例如,YT15,表示平均WTi=15%,其餘為碳化鎢和鈷含量的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③鎢鈦鉭(鈮)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或碳化鈮)及鈷。這類硬質合金又稱通用硬質合金或萬能硬質合金。
其牌號由「YW」(「硬」、「萬」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加順序號組成,如
YW1。
(2)常用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性能與應用(見下表)
類別
牌號
化學成分W/%
性能
適用范圍
鎢鈷類合金
YG3X
96.5
-
<0.5
3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精鏜、精車等,亦可用於合金鋼、淬火鋼及鎢、鉬材料的精加工;
碳化鎢含量較高,粘結劑含量較低時,其硬度較高,抗彎強度則較低;
因而,YG3則適於精加工;反之YG15能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適用於粗加工。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非金屬材料連續切削時的粗車,間斷切削時的半精車、精車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岩石,含堅硬夾石的切煤機齒、油井鑽頭、鑽進堅硬岩石的沖擊式鑽頭、沖壓模具、刨刀和插刀等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極堅硬岩石,在較大應力下工作的穿孔及沖壓工具
鎢鈦鈷類合金
YT5
85
5
-
10
適於碳鋼、合金鋼、鍛件、沖壓件、鑄件的表皮加工,不平整斷面、間斷切削時的粗車、粗刨、半精刨。粗銑、鑽孔等
加人碳化鈦,提高了硬度和耐熱性。
含碳化鈦越多,鈷越少,則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熱性越好,而抗彎強度就越差。因此YT30用於精加工,而YT15適用於粗加工。
YT15
79
15
-
6
適於碳鋼。合金鋼連續切削時半精車、精車,間斷切削時小斷面精車,連續面半精銑、精銑、孔精擴、粗擴等
YT30
66
30
-
4
適於碳鋼、合金鋼精加工,如小斷面精車、精鏜、精擴等
通用合金
YW1
84~85
6
3~4
6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等難加工鋼材的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精加工
加人碳化鉭,顯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熱性及抗氧化的能力。可鑄鐵、耐熱鋼、高錳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的材料和有色金屬。
YW2
82~83
6
3~4
8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鋼材的半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半精加工
(3)鋼結硬質合金
性能介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之間。
它是以一種或幾種碳化物(如
TiC和WC)
為硬化相,以碳鋼或合金鋼(如高速鋼、鉻鉬鋼等)粉末為粘結劑,經配料、混料、壓制和燒結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經退火後,可進行切削加工;經淬火回火後,有相當於硬質合金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也可鍛造和焊接,並有耐熱、耐蝕、抗氧化等特性。
適於製造各種形狀復雜的刀具,如麻花鑽頭、銑刀等,也可製造較高溫度下工作的模具和耐磨零件。
Ⅳ 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硬質合金的分類、化學成分、性能與應用
(1)常用硬質合金的分類與牌號
(2)常用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性能與應用
(3)鋼結硬質合金 本節其它知識點:
硬質合金的性能特點
(1)常用硬質合金的分類與牌號
①鎢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WC)和粘結劑鈷(Co)。
其牌號是由「YG」(「硬、鈷」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平均含鈷量的百分數組成。
例如,YG8,表示平均WCo=8%,其餘為碳化鎢的鎢鈷類硬質合金。
②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TiC)及鈷。
其牌號由「YT」(「硬、鈦」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碳化鈦平均含量組成。
例如,YT15,表示平均WTi=15%,其餘為碳化鎢和鈷含量的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③鎢鈦鉭(鈮)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或碳化鈮)及鈷。這類硬質合金又稱通用硬質合金或萬能硬質合金。
其牌號由「YW」(「硬」、「萬」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加順序號組成,如 YW1。
(2)常用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性能與應用(見下表)
類別 牌號 化學成分W/% 性能 適用范圍
WC TiC TaC Co
鎢鈷類合金 YG3X 96.5 - <0.5 3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精鏜、精車等,亦可用於合金鋼、淬火鋼及鎢、鉬材料的精加工
碳化鎢含量較高,粘結劑含量較低時,其硬度較高,抗彎強度則較低;
因而,YG3則適於精加工;反之YG15能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適用於粗加工。
YG6 94.0 - - 6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非金屬材料連續切削時的粗車,間斷切削時的半精車、精車
YG8C 92.0 - - 8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岩石,含堅硬夾石的切煤機齒、油井鑽頭、鑽進堅硬岩石的沖擊式鑽頭、沖壓模具、刨刀和插刀等
YG15 85
- - 15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極堅硬岩石,在較大應力下工作的穿孔及沖壓工具
鎢鈦鈷類合金 YT5 85 5 - 10 適於碳鋼、合金鋼、鍛件、沖壓件、鑄件的表皮加工,不平整斷面、間斷切削時的粗車、粗刨、半精刨。粗銑、鑽孔等 加人碳化鈦,提高了硬度和耐熱性。
含碳化鈦越多,鈷越少,則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熱性越好,而抗彎強度就越差。因此YT30用於精加工,而YT15適用於粗加工。
YT15 79 15 - 6 適於碳鋼。合金鋼連續切削時半精車、精車,間斷切削時小斷面精車,連續面半精銑、精銑、孔精擴、粗擴等
YT30 66 30 - 4 適於碳鋼、合金鋼精加工,如小斷面精車、精鏜、精擴等
通用合金 YW1 84~85 6 3~4 6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等難加工鋼材的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精加工 加人碳化鉭,顯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熱性及抗氧化的能力。可鑄鐵、耐熱鋼、高錳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的材料和有色金屬。
YW2 82~83 6 3~4 8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鋼材的半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半精加工
(3)鋼結硬質合金
性能介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之間。
它是以一種或幾種碳化物(如 TiC和WC)
為硬化相,以碳鋼或合金鋼(如高速鋼、鉻鉬鋼等)粉末為粘結劑,經配料、混料、壓制和燒結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經退火後,可進行切削加工;經淬火回火後,有相當於硬質合金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也可鍛造和焊接,並有耐熱、耐蝕、抗氧化等特性。
適於製造各種形狀復雜的刀具,如麻花鑽頭、銑刀等,也可製造較高溫度下工作的模具和耐磨零件。
Ⅳ YG(K類)硬質合金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TAC是指什麼元素,
一般分為K級,M級,P級.K級加了TAC,耐高溫,耐磨.
Ⅵ 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硬質合金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硬質合金的分類、化學成分、性能與應用
(1)常用硬質合金的分類與牌號
(2)常用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性能與應用
(3)鋼結硬質合金
本節其它知識點:
硬質合金的性能特點
(1)常用硬質合金的分類與牌號
①鎢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WC)和粘結劑鈷(Co)。
其牌號是由「YG」(「硬、鈷」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平均含鈷量的百分數組成。
例如,YG8,表示平均WCo=8%,其餘為碳化鎢的鎢鈷類硬質合金。
②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TiC)及鈷。
其牌號由「YT」(「硬、鈦」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和碳化鈦平均含量組成。
例如,YT15,表示平均WTi=15%,其餘為碳化鎢和鈷含量的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③鎢鈦鉭(鈮)類硬質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或碳化鈮)及鈷。這類硬質合金又稱通用硬質合金或萬能硬質合金。
其牌號由「YW」(「硬」、「萬」兩字漢語拼音字首)加順序號組成,如
YW1。
(2)常用硬質合金的牌號、成分、性能與應用(見下表)
類別
牌號
化學成分W/%
性能
適用范圍
WC
TiC
TaC
Co
鎢鈷類合金
YG3X
96.5
-
<0.5
3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精鏜、精車等,亦可用於合金鋼、淬火鋼及鎢、鉬材料的精加工
碳化鎢含量較高,粘結劑含量較低時,其硬度較高,抗彎強度則較低;
因而,YG3則適於精加工;反之YG15能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適用於粗加工。
YG6
94.0
-
-
6
適於鑄鐵、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非金屬材料連續切削時的粗車,間斷切削時的半精車、精車
YG8C
92.0
-
-
8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岩石,含堅硬夾石的切煤機齒、油井鑽頭、鑽進堅硬岩石的沖擊式鑽頭、沖壓模具、刨刀和插刀等
YG15
85
-
-
15
適於沖擊回轉鑿岩機鑿堅硬、極堅硬岩石,在較大應力下工作的穿孔及沖壓工具
鎢鈦鈷類合金
YT5
85
5
-
10
適於碳鋼、合金鋼、鍛件、沖壓件、鑄件的表皮加工,不平整斷面、間斷切削時的粗車、粗刨、半精刨。粗銑、鑽孔等
加人碳化鈦,提高了硬度和耐熱性。
含碳化鈦越多,鈷越少,則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熱性越好,而抗彎強度就越差。因此YT30用於精加工,而YT15適用於粗加工。
YT15
79
15
-
6
適於碳鋼。合金鋼連續切削時半精車、精車,間斷切削時小斷面精車,連續面半精銑、精銑、孔精擴、粗擴等
YT30
66
30
-
4
適於碳鋼、合金鋼精加工,如小斷面精車、精鏜、精擴等
通用合金
YW1
84~85
6
3~4
6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等難加工鋼材的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精加工
加人碳化鉭,顯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熱性及抗氧化的能力。可鑄鐵、耐熱鋼、高錳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的材料和有色金屬。
YW2
82~83
6
3~4
8
適於耐熱鋼、高錳鋼、不銹鋼、高級合金鋼等難加工鋼材的半精加工,及一般鋼材、普通鑄鐵、有色金屬的半精加工
(3)鋼結硬質合金
性能介於高速鋼和硬質合金之間。
它是以一種或幾種碳化物(如
TiC和WC)
為硬化相,以碳鋼或合金鋼(如高速鋼、鉻鉬鋼等)粉末為粘結劑,經配料、混料、壓制和燒結而成的粉末冶金材料。
經退火後,可進行切削加工;經淬火回火後,有相當於硬質合金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也可鍛造和焊接,並有耐熱、耐蝕、抗氧化等特性。
適於製造各種形狀復雜的刀具,如麻花鑽頭、銑刀等,也可製造較高溫度下工作的模具和耐磨零件。
Ⅶ 鎢鋼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具體點.
鎢鋼,又稱為硬質合金,是指至少含有一種金屬碳化物組成的燒結復合材料。碳化鎢,碳化鈷,碳化鈮、碳化鈦,碳化鉭是鎢鋼的常見組份。碳化物組份(或相)的晶粒尺寸通常在0.2-10微米之間,碳化物晶粒使用金屬粘結劑結合在一起。粘結劑通常是指金屬鈷(Co),但對一些特別的用途,鎳(Ni),鐵(Fe),或其它金屬及合金也可使用。對於一個待定的碳化物和粘結相的成份組合稱之為「牌號」。
鎢鋼的分類根據ISO標准進行。這種分類的依據是工件的材料種別(如P,M,K,N,S,H牌號)。粘結相成份主要是利用其強度和耐蝕性。
鎢鋼的基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硬化相;另一部分是粘結金屬。粘結金屬一般是鐵族金屬,常用的是鈷、鎳。因此就有了鎢鈷合金、鎢鎳合金及鎢鈦鈷合金。
Ⅷ 硬質合金材料有什麼性質
硬質合金是以高硬度難熔金屬的碳化物(WC、TiC)微米級粉末為主要成分,以鈷(Co)或鎳(Ni)、鉬(Mo)為粘結劑,在真空爐或氫氣還原爐中燒結而成的粉末冶金製品。
ⅣB、ⅤB、ⅥB族金屬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由於硬度和熔點特別高,統稱為硬質合金。下面以碳化物為重點來說明硬質含金的結構、特徵和應用。
ⅣB、ⅤB、ⅥB族金屬與碳形成的金屬型碳化物中,由於碳原子半徑小,能填充於金屬晶格的空隙中並保留金屬原有的晶格形式,形成間隙固溶體。在適當條件下,這類固溶體還能繼續溶解它的組成元素,直到達到飽和為止。因此,它們的組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變動(例如碳化鈦的組成就在TiC0.5~TiC之間變動),化學式不符合化合價規則。當溶解的碳含量超過某個極限時(例如碳化鈦中Ti︰C=1︰1),晶格型式將發生變化,使原金屬晶格轉變成另一種形式的金屬晶格,這時的間充固溶體叫做間充化合物。
金屬型碳化物,尤其是ⅣB、ⅤB、ⅥB族金屬碳化物的熔點都在3273K以上,其中碳化鉿、碳化鉭分別為4160K和4150K,是當前所知道的物質中熔點最高的。大多數碳化物的硬度很大,它們的顯微硬度大於1800kg·mm2(顯微硬度是硬度表示方法之一,多用於硬質合金和硬質化合物,顯微硬度1800kg·mm2相當於莫氏一金剛石一硬度9)。許多碳化物高溫下不易分解,抗氧化能力比其組分金屬強。碳化鈦在所有碳化物中熱穩定性最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型碳化物。然而,在氧化氣氛中,所有碳化物高溫下都容易被氧化,可以說這是碳化物的一大弱點。
除碳原子外,氮原子、硼原子也能進入金屬晶格的空隙中,形成間隙固溶體。它們與間隙型碳化物的性質相似,能導電、導熱、熔點高、硬度大,同時脆性也大。
硬質合金的基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硬化相;另一部分是粘結金屬。
硬化相是元素周期表中過渡金屬的碳化物,如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它們的硬度很高,熔點都在200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4000℃。另外,過渡金屬的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也有類似的特性,也可以充當硬質合金中的硬化相。硬化相的存在決定了合金具有極高硬度和耐磨性。
硬質合金對碳化鎢WC粒度的要求根據不同用途的硬質合金採用不同粒度的WC(碳化鎢)。硬質合金切削刀具:比如切腳機刀片、V-CUT刀等精加工合金採用超細、亞細、細顆粒WC,粗加工合金採用中顆粒WC,重力切削和重型切削的合金採用中、粗顆粒WC做原料;礦山工具:岩石硬度高,沖擊負荷大,採用粗顆粒WC,岩石沖擊小沖擊負荷小採用中顆粒WC做原料;耐磨零件:當強調其耐磨性、抗壓和表面光潔度時,採用超細、亞細、細、中顆粒WC做原料,耐沖擊工具採用中、粗顆粒WC原料為主。
WC理論含碳量為6.128%(原子50%),當WC含碳量大於理論含碳量,則WC中出現游離碳(WC+C)。游離碳的存在,燒結時使其周圍的WC晶粒長大,致使硬質合金晶粒不均勻。碳化鎢一般要求化合碳高(≥6.07%),游離碳(≤0.05%),總碳則決定於硬質合金的生產工藝和使用范圍。
正常情況下,石蠟工藝真空燒結用WC總碳主要決定於燒結前壓塊內的化合氧含量。含一份氧要增加0.75份碳,即WC總碳=6.13%+含氧量%×0.75(假設燒結爐內為中性氣氛,實際上多數真空爐為滲碳氣氛,所用WC總碳小於計算值)。
目前我國WC的總碳含量大致分為三種:石蠟工藝真空燒結用WC的總碳約為6.18±0.03%(游離碳將增大)。石蠟工藝氫氣燒結用WC的總碳含量為6.13±0.03%。橡膠工藝氫氣燒結用WC總碳=5.90±0.03%。上述工藝有時交叉進行,因此確定WC總碳要根據具體情況。
不同使用范圍、不同Co(鈷)含量、不同晶粒度的合金所用WC總碳可做一些小的調整。低鈷合金可選用總碳偏高的碳化鎢,高鈷合金則可選用總碳偏低的碳化鎢。總之,硬質合金的具體使用需求不同對碳化鎢粒度的要求也不同。
粘結金屬一般是鐵族金屬,常用的是鈷和鎳。
製造硬質合金時,選用的原料粉末粒度在1~2微米之間,且純度很高。原料按規定組成比例進行配料,加進酒精或其他介質在濕式球磨機中濕磨,使它們充分混合、粉碎,經乾燥、過篩後加入蠟或膠等一類的成型劑,再經過乾燥、過篩製得混合料。然後,把混合料制粒、壓型,加熱到接近粘結金屬熔點(1300~1500℃)的時候,硬化相與粘結金屬便形成共晶合金。經過冷卻,硬化相分布在粘結金屬組成的網格里,彼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硬質合金的硬度取決於硬化相含量和晶粒粒度,即硬化相含量越高、晶粒越細,則硬度也越大。硬質合金的韌性由粘結金屬決定,粘結金屬含量越高,抗彎強度越大。
Ⅸ alloy6b是什麼材料alloy6b化學成分
系數表示休止角的正切。在表面光潔度優於120grit的乾燥表面測得。表中結果為平均數,用於對比,不是絕對值。
加工性能
熔焊
6B可用鎢極氣體保護焊,金屬極氣體保護焊,焊條電弧焊和氧乙炔焊接(按優先順序排列)。慎用氧乙炔焊接,因為焊接過程中材料會「沸騰」,產生很多孔隙。需用3X還原焰來減少氧化,滲透和中間合金。
為避免焊接過程產生開裂,合金6B需預熱並在焊接中至少保持1000°F,然後進行空冷。不能使用迅速降溫的夾具。
釺焊
使用釺焊可快速焊接合金6和其他材料。焊接零件表面的污物,例如油漆,油墨,化學品殘留等,需要清除干凈。可採用蝕刻,溶劑擦洗,除油清洗等方式。如果使用銀釺焊填充金屬和火焰釺焊,則需要使用助焊劑,幫著清潔焊接部位,使得填充金屬在焊接面能自如流動。焊接前用釺焊溶劑擦拭焊接面。焊接時,一旦釺焊填充料熔化了,立即移開熱源並連接兩個焊接件。擠壓焊接面,將多餘的助焊劑擠出來,然後靜置空冷。焊接零件不能進行淬火。
也可使用其他填充金屬,例如金,鈀,或鎳基合金。根據工作條件選擇合適的填充金屬。
填充金屬層越薄,焊接點強度則越高。填充金屬層的厚度通常為0.001-0.005」。因此建議選擇相互緊密配合的焊接面。
使用高溫填充材料的釺焊通常在爐中進行。很少使用感應加熱和電阻加熱的鹽浴或金屬浴的沉浸釺焊。真空爐和可控氣氛爐,能有效控制釺焊溫度的濕度,可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氫氣和裂解氨氣適合用作6B釺焊的保護氣體。
機加
通常用硬質合金刀具加工6B,表面精度為200-300RMS。合金刀具需用5°(0.9rad.)負前角和30°(0.52Rad)或45°(0.79rad)的導程角。6B合金不宜採用高速攻絲,應用EDM加工。為了提高表面光潔度,可用磨削,達到很高的精度。干磨加工後不能淬火,否則會影響外觀。
合金6BH
合金6BH的化學成分和合金6B是一樣的,區別在於6BH是熱軋後進行時效硬化,提高了硬度,同時保有了6B的耐磨特性。6BH同樣有防咬死,防磨損,防摩擦的性能,同時硬度更高,耐磨壽命更長。
Ⅹ YG(K類)硬質合金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麼 有什麼作用
一般分為K級,M級,P級。K級加了TAC,耐高溫,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