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蘋果12金屬邊框好,還是蘋果13鋁合金邊框好
其實好不好還是看你自己的一個選擇,金屬邊框和鋁合金邊框,對於日常使用的我們來說並沒有很大的差別,真正的差別是這兩個其實價格差不了多少,但是蘋果13是最新產品,電子產品都是買新不買舊的,所以你看看選擇哪款會比較好
B. iphone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你好,iphone不銹鋼和鋁合金相比較的話,個人認為還是鋁合金的更好。
C. 聽說蘋果5s外殼也是用鋁合金的吧 和蘋果5的鋁合金比那個好
iphone5s 目前仍然使用 iphone5的陽極氧化鋁工藝,但在最初5代的基礎上有了升級,5s 前面使用整塊的大猩猩玻璃,後蓋使用陽極氧化鋁塗層和陶瓷,一般使用情況不會造成掉漆現象。側面使用了類似 iphone4和4s 的拋光工藝,這點不同於 iphone5黑色版本,因此會改善最初 iphone5黑色側面掉漆的情況。
iphone5 硬體上升級了 A7處理器 支持64位技術,增加指紋識別系統,增大電池容量,攝像頭進一步提升,總體性能要強於 iphone5代。 目前官網售價為5288 。國內發售三種顏色,白色 灰色 和金色。裸機購買途徑中由於 金色由於數量少需求多,價格在7500元人民幣左右,白色版本在5500元 灰色版本在5300元,。
如果想要購買比較便宜的 iphone5s 可以選擇海淘的方式來購買,目前美國官網的裸機售價約為人民幣3999元,加上郵費和稅款 大約在4500-4600元人民幣。會比國內便宜很多,還可以選擇新的金色版本。
D. 蘋果鋁合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想像中的iPhone 8設計渲染圖
北京時間1月10日消息,據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報道,周二有傳言稱蘋果新一代iPhone外殼可能放棄鋁合金材質,而採用鍛造不銹鋼材質,提高了iPhone8採用「玻璃三明治」設計傳言的可信度。
DigiTimes援引中國台灣地區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蘋果繞過傳統外殼合作夥伴富士康,向捷普科技訂購了鍛造不銹鋼外殼。
蘋果上一款採用不銹鋼外殼的手機是iPhone4s。自iPhone 5系列以來,蘋果一直為iPhone選擇鋁合金外殼。鋁合金重量輕、耐用,被蘋果用來製造包括從iPhone7和7s到AppleWatch再到Mac在內的各種產品。
雖然有傳言稱iPhone 8外殼將恢復使用不銹鋼材質,但其製造工藝將明顯不同於iPhone4和4s。具體地說,據稱蘋果將採用金屬鍛造而非銑削工藝生產iPhone8外殼。與銑削工藝相比,鍛造工藝能提供更高的結構剛度。
鑒於蘋果對產品外形的追求,以及內部螺紋和定位點等方面的需求,iPhone8外殼生產過程還可能會不可避免地用到CNC(數控機床)。
今天的傳言與之前有關新一代iPhone外殼將大量使用玻璃材質的媒體報道相契合。知名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Kuo,音譯)去年4月首次披露了新一代iPhone外殼使用玻璃材質的消息。
預計明年蘋果將繼續削減iPhone尺寸及重量,這意味著它必須選用強度更高、密度更低的材料。如果新一代iPhone借鑒iPhone 7的曲邊設計,就可以解釋蘋果為什麼選擇鍛造而非銑削工藝了。(
E. 手機外殼哪種材料更好
智能手機在最近十年迅速普及,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常見的手機外殼材質,有塑料,金屬,玻璃,陶瓷,木質,皮革等等,它們的物理特性不盡相同,做出來的手機觀感以及手感都大不一樣,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材質的優缺點。
金屬
金屬是目前手機外殼最常用的材質,目前採用最多的是鋁合金,雖然同樣是鋁合金材質。目前鋁合金工藝的巔峰當屬蘋果iPhone 7系列亮黑色的鋁合金,鏡面的鋁合金觀感上跟玻璃材質極為相似。
鋁合金在工業上易於加工成型,而且強度也較高,但在成本上相比塑料材質要更高。而目前手機的金屬中框開始由鋁合金轉變為不銹鋼材質,不銹鋼的硬度更高,韌性也更好。
鋼琴烤漆
鋼琴烤漆工藝,是烤漆工藝的一種,它的工序非常復雜,首先,需要在木板上塗以膩子,作為噴漆的底層;將膩子找平後待膩子干透,進行拋光打磨光滑;然後反復噴塗3-5次底漆,每次噴塗後,都要用水砂紙和磨布拋光;最後,再噴塗1-3次亮光型的面漆,然後使用高溫烘烤,使漆層固化,底漆為固化的透明油漆厚度大約0.5mm-1.5mm,就算是鐵杯溫度60-80度高溫放在其表面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F. 蘋果手機比其他手機究竟好在哪裡
用戶體驗性是指他的IOS系統的高度智能和軟體的優化方面,能帶給用戶很好的操作舒適度。i=蘋果IOS系統下的軟體穩定性要比安卓系統和塞班系統高的多,死機、閃退等情況很少!而且不兼容情況也少,安卓系統在這方面不如蘋果。有人說,apple產品是看片利器一點兒都不為過,因為目前市場上的絕大部分病毒都是針對WIN操作系統的,
蘋果手機的好處:一,完美的用戶體驗。這點你可以去找朋友的蘋果手機借來試玩一下就知道了。二,海量的應用軟體。基本上你需要用到的應用軟體都有,而且優化做的不錯。三,過硬的手機質量。雖說蘋果的硬體搭配比安卓手機差的不是一點點,但是性能卻是安卓手機都喜歡拿來做對比的,由此可見,高搭並非就是最好的。四,大量的精品游戲。蘋果不管越不越獄,都是一部完美的游戲街機。五,上網的連接速度。不管是wify還是手機上網,同等信號和SIM卡的情況下,都不會比其他的旗艦手機差,甚至優於大部分手機。
G. 手機蘋果的金屬邊框好,鋁合金邊框好
不銹鋼強度高,不容易變形。鋁合金也可以,不重摔都沒事
H. 全面對比 iPhone 6s與其他競品哪兒不同
蘋果的歷代iPhone都能成為焦點,外觀設計、軟體生態立下的汗馬功勞自然不用多說,扎實的做工同樣是其幕後英雄。25號那天,大家已經見到了簡單的拆機視頻。今天ZEALER再次拆解iPhone 6s Plus以及6 Plus,來看看「唯一的不同,是處處都不同」的s ,不同在何處?
機身不同
6s採用全新的7000系列鋁合金,相比於iPhone 6的6063鋁合金,強度會有明顯提升,拒絕易彎。
6s Plus長寬增加0.1mm,厚度增加0.2mm,整機重量增加20g。
背部標識不同
6s首次在機身背面印上「s」字樣。IMEI碼與4、4s一樣印在卡托上。
機身邊緣不同
開始拆機,6s Plus邊緣增加了泡棉膠,提高了屏幕和機身的穩定性密閉性,也增加了拆機難度。
屏幕不同
因為3D Touch模塊的增加,整個屏幕增厚變重。正是它主要影響了手機尺寸與重量。
結構上,背光模組後增加一層鋼片,在背光和鋼片之間放置了3D Touch Sensor。實測屏幕模組厚度增加0.73 mm,重量相應增加了20g左右。
另外,TP(觸控層)和LCD(液晶屏)由之前的分別同主板連接改為TP和LCD合二為一,並採用一個IC控制。
連接主板由原來的4個BTB(連接器)改為3個BTB,Home鍵(包括 Touch ID)同3D Touch共用FPC(排線),屏幕和觸控共用FPC ,有效節省了厚度和主板布局面積。
前置攝像頭
從120萬像素升級到500萬。
Touch ID
據稱這次提高了指紋識別速度。
電池不同
6s Plus電池最直觀感受是變薄,重量變輕。屏幕的增厚,通過犧牲電池(厚度減小0.47mm)控制機身尺寸。做薄電池騰空間,電池容量減小了165mAh,但能量密度有一定提升。
機身內部不同
1、工藝不同。增加了一道噴砂工藝,掩蓋了銑刀痕跡,拆機後看起來更加平整。在人們不容易看見的地方也做出了改進。
2、底部Logo工藝不同。6s Plus的外部logo與背板用激光焊接在一起,這么處理可以提高良率,並使機身內外logo處更加平整。而前代手機logo為一整塊。
3、馬達位置不同。從揚聲器上方搬到了耳機插孔右側。
馬達不同
前代的iPhone5、5s、5c,包括現在大部分手機都採用轉子馬達,震動比較渾厚,應用歷史久因此成本也較低。從iPhone 6之後都是線性馬達,iPhone 4s的CDMA版本基於空間上的考慮,也曾用過線性馬達。
線性震動馬達內部是彈簧+磁鐵的組合,由於線性馬達的加速度非常大,「爆發力十足」,使得震動反饋速度更快,震感更加乾脆清爽,同時功耗也更低。
Taptic Engine是一種線性反饋式馬達,能提供更清脆細膩的震動反饋,同時支持不同節奏的震動。做好按壓操作的交互,3D Touch 離不開好的震動反饋。
按照蘋果的說法,一般手機震動馬達達到滿負荷需要至少10次震動,而Taptic Engine僅需要一個周期就能快速啟停。一次 「mini tap」 可以達到10ms的震動微控,已經非常接近 「實時反饋」。
Taptic Engine在體驗上更勝一籌,前代的線性馬達多是Z軸方向, Taptic Engine則為X軸線性馬達,震動空間更大,這么做可以將震感散開,彷彿震動的不再是手機,而是按壓的屏幕。我們大膽推測,隨著Taptic Engine的普及,交互體驗除了視覺聽覺,很快將擴散到觸覺上了。
SIM卡槽不同
6s Plus的SIM卡槽彈出機構,與主板的SIM插槽集成在了一起,略微凸出主板,整體為塑料材質。這樣做可能存在兩個隱患,一是拆解不小心可能折斷,二是損壞後只能更換整個卡槽。
之前iPhone 6的彈出機構是一個單獨的卡簧,並且為金屬材質,通過螺絲固定在後蓋上,可以拆卸更換。
側鍵不同
側鍵由硅膠圈粘貼側壁變為O型環結構,密封性更好。
主攝像頭不同
800萬像素升級為1200萬像素,單個像素尺寸從1.5微米減小到1.22微米。
主板不同
M9運動協處理器變成內嵌於A9處理器中,之前協處理器是分開的。蘋果的內存與處理器是上下封裝,非破壞性拆解無法看到。不過據蘋果官方確認,6s系列內存提升至2G。
其他不同
6s系列裡還有很多排線、零部件結構做出了改變,它們往往是新一代手機零部件升級牽一發動全身的結果,這從側面也反映了iPhone內部結構的復雜。復雜的東西就像多米諾骨牌,推倒一小塊就會引起一連串的變動。
繁多的改變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市場偷梁換柱的行為。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6和6s很多零部件都一樣,奸商把6改裝成6s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換幾個組件就能充當6s賣。渠道市場就會變得很混亂,最終影響的是蘋果品牌形象。這時候,零部件的變化就能降低兩代手機內部的相似度,有效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蘋果幾乎每個部件都有二維碼,每台手機各個部件都是一一對應的,官方維修更換的任何部件都可以查得到。行業里做到這個程度的目前只有蘋果一家,雖然零部件采購成本會有所增加,但是大大提高了對產業鏈的把控力度。
為什麼有的手機發布後價格不斷跳水,而有的手機就保值,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產業鏈把控得夠不夠緊,這決定了廠家能對部件有多大的定價權。
維修要點
1、金屬機身內壁有一圈泡棉膠,須四周均勻加熱才能打開手機,如果暴力拆解可能導致液晶損壞,拆解過可能影響手機跌落時的緩沖效果,並且很難自己更換,可能影響保修。
2、Touch ID 排線和 3D Touch 排線整合且貼合在背光模組內,如不慎損壞需要更換整個屏幕組件。
3、把主板安裝回去時要將天線安裝到凹槽位,以免影響卡托插入。
4、拆NFC組件時注意先挑起隱蔽的黑色貼紙,取下螺絲,否則會損壞後面的觸片。
5、拆馬達先拆金屬蓋板,前代馬達是用觸點連接,而現在是用排線,拆卸時要小心避免損壞排線。
這代iPhone 6s Plus內部變動細小而又繁多,機身邊緣內側有泡棉膠貼合,主板介面周圍有泡棉,側鍵密封由粘貼硅膠改為 O 型環。看來蘋果已經意識到手機防塵的重要性,然而它並沒有像索尼三星那樣整體做防水,而是在機身內部看不見的地方做出了細致的改進。
在消費者對續航越來越敏感的今天,最讓人失望的莫過於電池的縮水。
讓人欣慰的是增加了3D Touch,配合Taptic Engine馬達,組合成全新的觸覺交互體驗。在已經聽膩了參數升級的今天,消費者總算找回了期待。
相對其他手機, iPhone的設計復雜度一直非常高,如果把手機比作公路,那 iPhone 就是立交橋,零部件立體感很強。從歷次的拆解 「全家福」 就能直觀看出差別。這種設計常被人稱為藝術品,但也是把雙刃劍,螺絲種類繁多,零部件相互糾纏,組裝和維修的難度居高不下。
iPhone操作的簡單恰恰是用 「復雜」 支撐起來的,有點兒 「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的意思在里頭。
從iPhone誕生之日起,無論是外觀或者iOS系統都有一脈相承的風格和邏輯,新手機永遠像上一代的親兒子或者親兄弟,而不會出現 「隔壁老王」 的現象,這實際上非常考驗每一代產品規劃前瞻性。iPhone 每一代內部的構造能與上一代大致相同,這要歸功於前代卓越的規劃。
蘋果從來都希望把硬體潛能榨乾,盡力通過內功的修煉,讓產品領先在起跑線上,避免走入依靠堆砌硬體性能、「吃興奮劑拼體力」 的死胡同里去,有點吝嗇,又顯露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哲學。這一代iPhone終於開發了新 「地皮」,全面升級了硬體。可以想像,幾年後垂老的6s將成為支持iOS 12、13的最後一批機型。
最後給個拆解印象的話,「唯一的不同,是處處都不同」 這句廣告詞,恰如其分。
I. 蘋果鋁制手機和不銹鋼哪個好,求大神解答
當然是不銹鋼的好,結實摔不爛。
手機,全稱為行動電話或無線電話,通常稱為手機,原本只是一種通訊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稱,是可以在較廣范圍內使用的攜帶型電話終端,最早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在1940年製造的戰地行動電話機發展而來。
1958年,蘇聯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發明了ЛК-1型行動電話,1973年,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業化手機。歷經2G時代、3G時代,迄今為止已發展至4G時代了,而5G時代也緊隨其後,國內已經出現5G的商用。
分類
手機分為智能手機(Smart phone) 和非智能手機(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機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機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機比智能手機性能穩定,大多數非智能手機和智能手機使用英國ARM公司架構的CPU。
智能手機的主頻較高,運行速度快,處理程序任務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諾基亞n81主頻有369兆赫茲);而非智能手機的主頻則比較低,運行速度也比較慢(例如:諾基亞5000主頻就是50兆赫茲)。
J. iphone鋁合金邊框和不銹鋼邊框哪個好
防摔性能和美觀度是鋁合金邊框好,挑選手機要看重造型,其他材質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