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061l鋁合金的時效時間與溫度怎麼控製做T6或烘烤怎樣
6061(T6)鋁型材時效最佳時間配合180°C,8h+210°C,2h.硬度能達到14個
② 鋁合金時效的基本過程
鋁合金的熱處理不同於碳鋼,其熔點低,易過熱過燒,加熱溫度的偏差范圍小,對溫度儀的精度要求高。若加熱保溫過於偏差,則可能達不到強化的目的。因此,對於鍛鋁合金的加熱爐溫度的控制是整個熱處理過程的關鍵。根據試驗結果分析:人工時效溫度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有很大關系。較高的時效溫度,可以縮短保溫時間:較低的時效溫度則需要延長保溫的時間。用前者方法處理,同一爐試件檢出的硬度數據,離散性較大,批量生產難以把握產品的質量,而後者受試件的合格率較高,能夠保證強化工藝的質量要求,但工藝成本顯著增加。在這兩者之間,必然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行區間。經多次反復試驗,我們找到如下的加熱溫度和時間的關系,這對鍛鋁試件的強化處理較為適合。
掌握了熱處理工藝,並不等於說鍛鋁合金的強化問題已經解決,若操作不當,同樣會導致失敗。在處理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被加熱的工件在爐腔內須排列整齊,且陽溫使之受熱均勻。
2、溫度的調整與受試件的形狀及其實體尺寸也有一定的關系;
淬火轉移的時間盡可能短,一般時間t<6秒;
3、要求力熱爐的溫控儀完好,性能穩定,同時也要避免爐腔余溫的熱慣性引起的溫度偏差。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監控、調整加熱的溫度。如此,就可以滿足工件的強化質量要求。
三、實踐小結
將實驗室的試驗成果移植到生產車間實施批量生產,操作人員同樣需要熟悉設備,熟練工藝步驟等適應過程。該項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實際應用,日趨成熟,在日常生產中,抽檢合格率在96%以上。
從技術進步的角度入手,把學校的教學科研活動直接與工廠的生產實際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踐證明效果良好。廠校間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協作活動,為推動社會工業品生產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③ 你好,鋁型材失效一般多長時間最佳,溫度,如果沒有硬度怎麼處理,能幫解答一下嗎,謝謝
鋁型材時效的目地就是為了增加鋁型材的硬度,從而達到鋁型材加和使用的目的,目前,國內常用的辦法就是人工時效,把擠型出來的鋁型材再送到加溫爐進行物理加溫再冷卻的過程。
鋁型材的時效溫度與時間也要因材質而異,6061材質的鋁型材時效溫度是175度,時效時長一般是6小時,6063材質時效溫度是185度,時效時長是4小時。
④ 鋁合金固溶時效處理要注意什麼
設備原因:
爐內溫度不夠均勻,會產生一些過燒組織。
保溫時間:保溫時間不夠,組織轉變不均勻。
固溶處理延遲時間:這個時間必須嚴格控制,且要迅速冷卻,從熱處理爐出來後,要迅速放入冷卻介質中。
固溶溫度:對與常見的2系列材料,固溶溫度已經成熟,但是對與新開發的2系列鋁合金,最佳固溶溫度的選著同樣重要,但需要做工藝試驗摸索。
⑤ 6061鋁合金使用年限和使用溫度是多少
年限一般沒有限制,只要沒腐蝕到影響強度都可以的。這個要看環境的。
溫度一般要在150℃一下,最好不高於120℃。
⑥ 6061l鋁合金的時效時間與溫度怎麼控制
6061-T6 時效工藝 170度保溫8小時
⑦ 6061鋁合金的淬火工藝
6061鋁管經過局部焊接之後,需增加硬度可採用氧化及淬火處理.
鋁合金的淬火工藝請參考下述鏈接:
http://www.microimage.com.cn/xwjs/2010/0909/article_7021.html
鋁合金的淬火加熱溫度范圍很窄,應適當選擇,且其保溫時間則依據鋁合金的壁厚及直徑進行調節。
附件圖片為鋁合金型、棒材淬火溫度表.
⑧ 6061淬火+時效+低溫回火
鋁合金的熱處理一般不講淬火,當然講淬火也沒原則性的錯誤,6061鋁合金一般是在560攝氏度進行加熱保溫後淬入水中,這叫作固溶處理(就是你所講的淬火),固溶處理的作用是使合金中的固溶相充分析出以提高金屬材料的機械強度,一般固溶處理後硬度降低,韌性增加,延展性得到改善,以利於冷作加工,這和黑色金屬的淬火不同,黑色金屬淬火後硬度是增加的。
固溶處理後一般有時效處理,時效是將6061加熱至180攝氏度,長時間保溫(8小時以上)然後空冷,兩者可以聯合使用,如進行機械切削加工時,也可以分段使用,如固溶後進行冷拉加工,再進行時效處理,時效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硬度,並獲得穩定的金相組織及形狀。
低溫回火就是指的時效處理,並不是時效後再低溫回火。
有色金屬(保括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只要是固溶體合金,一般都可進行固溶時效處理,當然一些化合物類有色合金是不能通過固溶時效來增強材料性能的,如含錫量較高的錫青銅。
⑨ 6061鋁合金人工時效處理
在沒有晶粒度要求的情況下,固溶時效產生析出強化相的過程基本是可逆的,理論上沒有次數限制。如果有晶粒度要求,固溶會導致晶粒長大,實際的長大程度跟熱處理制度及前道的熱加工工序相關。這要做工藝性能實驗。
⑩ 6061等鋁合金熱處理的時效處理方法主要有哪些
T1 人工時效 在金屬型或濕砂型鑄造的合金,因冷卻速度較快,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過飽和固溶體,即有部分淬火效果。再做人工時效,脫溶強化,則可提高硬度和機械強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對提高Zl104、ZL105等合金的強度有效。
T2 退火 主要作用在於消除鑄件的內應力(鑄造應力和機加工引起的應力),穩定鑄件尺寸,並使Al-Si系合金的Si晶體球狀化,提高其塑性。 對Al-Si系合金效果比較明顯,退火溫度280-300℃,保溫時間為2-4h。
T4 固溶處理(淬火)加自然時效 通過加熱保溫,使可溶相溶解,然後急冷,使大量強化相固溶在α固溶體內,獲得過飽和固溶體,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及抗蝕性。 對Al-Mg系合金為最終熱處理,對需人工時效的其它合金則是預備熱處理。
T5 固溶處理(淬火)加不完全人工時效 用來得到較高的強度和塑性,但抗蝕性會有所下降,非凡是晶間腐蝕會有所增加。 時效溫度低,保溫時間短,時效溫度約150-170℃,保溫時間為3-5h。
T6 固溶處理(淬火)加完全人工時效 用來獲得最高的強度,但塑性和抗蝕性有所降低。 在較高溫度和較長時間內進行。適用於要求高負荷的零件,時效溫度約175-185℃,保溫時間5h以上。
T7 固溶處理(淬火)加穩定化回火 用來穩定鑄件尺寸和組織,提高抗腐蝕(非凡是抗應力腐蝕)能力,並保持較高的力學性能。 多在接近零件的工作溫度下進行。適合300℃以下高溫工作的零件,回火溫度為190-230℃,保溫時間4-9h。
T8 固溶處理(淬火)加軟化回火 使固溶體充分分解,析出的強化相聚集並球狀化,以穩定鑄件尺寸,提高合金的塑性,但抗拉強度下降。 適合要求高塑性的鑄件,回火溫度約230-330℃,保溫時間3-6h。
T9 循環處理 用來進一步穩定鑄件的尺寸外形。其反復加熱和冷卻的溫度及循環次數要根據零件的工作條件和合金的性質來決定。 適合要求尺寸、外形很精密穩定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