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鎂合金的噴塗步驟
(1)表面預處理。主要是脫脂、除銹,其方法與塗液態漆的預處理相同。
(2)刮膩子。根據工件缺陷程度塗刮導電膩子,乾燥後用砂紙磨平滑,即可進行下道工序。
(3)保護(也稱蔽覆)。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塗層,在預熱前可採用保護膠等掩蓋起來,以避免噴上塗料。
(4)預熱。一般可不需預熱。如果要求塗層較厚,可將工件預熱至180~20℃,這樣可以增加塗層厚度。
(5)噴塗。在高壓靜電場下,將噴粉槍接負極,工件接地(正極)構成迴路,粉末藉助壓縮空氣由噴槍噴出即帶有負電荷,按異性相吸原理噴塗到工件上。
(6)固化。噴塗後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內加熱,使粉末固化。
(7)清理。塗層固化後,取下保護物,修平毛刺。
(8)檢驗。檢查工件塗層,凡有漏噴、碰傷、針氣泡等缺陷的,都應返工重噴。
(9)缺陷處理。對被檢出的有漏噴、針孔、碰傷、氣泡等缺陷的工件,進行返修或重噴。
鎂合金噴塗
金屬噴塗技術在腐蝕防護中已經獲得廣泛應用,主要用於鋼結構。因為金屬噴塗層比較厚,在一些應用中受到限制。採用金屬噴塗方法防止鋁合金應力腐蝕破裂已經有報道和應用。而此法用於鎂合金的防護在文獻中報道的很少。為了使鎂合金獲得可靠的保護,要求金屬噴塗層不單具有良好的機械性防護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須具有有效的電化學防護作用。工業上使用的所有鎂合金電位都很負,因此選擇陽極性噴塗材料非常困難。鎂加百分之十鋰;鎂加百分之二鋰加百分之二的鋅;工業鎂;MB8合金防止MB7合金應力腐蝕破裂的可能性。
鎂中加入鋰的目的是是噴塗層具有比鎂合金更負的電位(鋰的標准電位是-3.2伏,鎂為-2.34伏)。工業鎂和MB8合金本身沒有應力腐蝕傾向,而且MB8合金具有比較高的耐蝕性。噴塗前,表面要進行噴砂處理,噴塗層厚度一般為八十到一百五十微米,噴塗層與底材的結合力與表面制備質量、金屬組織和表面預熱溫度有關。電偶試驗測量結果表面,在百分之零點零零一的氯化鈉溶液中,上述合金電位均比MB7合金負。鎂-鋰和鎂鋰鋅合金與MB7合金的電位差不多,約為八到十三毫伏之間。
MB7合金和鎂及MB8合金電位差大些,約為三十五毫伏到五十毫伏之間。噴塗層電位比其軋制態合金電位負。例如MB5合金噴塗層和MB7合金間電位差達到五百毫伏。這可能是因為噴塗層粗糙表面上的氧化膜既不均勻又不緻密,因此,霧化狀態的金屬和合金對保護底材。
應該比較有效。就合金本身而言,鎂鋰鋅合金電位最負,可以想像該合金具有最好的電化學保護性能,這已得到證實。在百分之零點五氯化鈉溶液中的試樣結果與百分之零點零零一氯化鈉溶液中一樣,所述合金噴塗層電位均比MB5合金電位負的多。可以對MB7合金提供有效地電化學保護,但是保護效率受陰陽極極化阻抗所制約。
2. 鋁鎂合金壓鑄件是表面有氣孔還是內部有氣孔噴粉後怎麼樣(戶外粉),求救大蝦!
首先你的鎂合金生產技術觀念就錯誤了,鎂合金根本不能噴粉或粉體塗裝。因為鎂合金錶面的分子孔距離比鋁合金鋅合金都小。直接去噴粉或粉體塗裝,在附著力上根本不行。所以只能使用液體塗裝,不然就像上海中鎂科技一樣,先液體塗裝,後在粉體塗裝,這是因為工廠有了粉體塗裝機器,沒去使用很可惜而已。至於鎂合金壓鑄件如果你是使用熱室機與冷室機壓鑄,那表面一定會有氣孔的,如果使用半榮融狀,那氣孔就會比較少。如果使用熱室壓鑄機與冷室機壓鑄的話,雖然在氣孔會比較多,但是在模具設計上的排氣設計要好一點也能解決一些,而這些氣孔的存在不止在表面,而且還會存在裡面,所以氣孔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一般如果生產電子零件的話,表面氣孔就靠補土完成,內部氣孔不需要去管,如果生產的是汽車或機器零件的話,就要考慮內部氣孔了,一般會使用X光機測試,這時候壓鑄機最好使用Thixmolding半融溶態機器。 再加上模具的排氣與溢流區的設計,就能改善這個問題。
3. 求專業高手,鎂合金壓鑄,表面縮水怎麼改善,可以采後加工表面處理來補救嗎
你是指表面縮陷是吧。這個分很多種情況的,還要看你做的產品結構,可以通過降低局部模溫、加大鑄造壓力、加高壓射速度、加大鎖模力、增加保壓時間;如果剛好在頂針處還可以增加抽芯。而且據我所知好像沒有專門的補土工藝的工廠,一般的鎂合金壓鑄公司都會有自己的補土房。鎂合金就算結構斷裂都可以補救,更不要說是 縮陷、裂紋這些了。補土後是可以表面拋光再噴漆覆蓋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 鎂合金產品縮水什麼原因造成的
鎂合金縮水主要是因為鎂屬於活躍金屬,遇水後會氧化水解,形成氧化鎂,然後溶解或被水沖刷,導致鎂合金質量減少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