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是什麼
鐵是具有同素異構的金屬。鐵碳合金的基本組元是Fe與Fe3C,屬於二元合金。其基本相有鐵素體、奧氏體和滲碳體三種。由基本相組成的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珠光體、萊氏體和低溫萊氏體六種。
Ⅱ 鐵碳合金中,熔點最低的是什麼鐵碳合金
由以下鐵碳合金相圖可以看出,在鐵碳合金中,熔點最低的是C點的鐵碳合金,熔點為1148攝氏度,含碳量為4.30%,所以鐵碳合金中,熔點最低的是共晶白口鑄鐵。
Ⅲ 鐵碳合金中基本相是哪些
鐵碳合金的基本相有三種: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
它們構成了鐵碳合金的基本組成相,從而對鐵碳合金的組織和性能產生影響。
Ⅳ 鐵碳合金的基本相有那些它們的晶格類型是什麼
鐵碳合金的基本相有三個即:
1、鐵素體:代表符號f,即碳在體心立方晶格"爾發"鐵中形成的固溶體。
2、奧氏體:代表符號a,即碳在面心立方晶格"伽馬"鐵中形成的固溶體。
3、滲碳體:代表符號cem,即碳與鐵形成的化合物fe3c。
Ⅳ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有哪些
Ⅵ 按含碳量不同,鐵碳合金可以分為那幾種
鐵碳合金按照含碳量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工業純鐵、鋼、鑄鐵。
1、工業純鐵:含碳量為0~0.0218%,組織為F+三次滲碳體
2、鋼:含碳量為0.0218~2.11%。其中,含碳量為0.0218~0.77%為亞共析鋼,含碳量為0.77%的為共析鋼,含碳量為0.077~2.11%為過共析鋼。
3、白口鑄鐵:含碳量為2.11~6.69%.其中,含碳量為2.11~4.30%為亞共晶白口鑄鐵,含碳量為4.30%的為共晶白口鑄鐵,含碳量為4.30~6.69%為過共晶白口鑄鐵。
Ⅶ 1.什麼是相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有哪些概念、力學性能以及含碳量各是什麼樣的 2.布氏硬度、洛氏
1、相(phase)的概念比較抽象,相的定義是系統中結構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並以界面相互分開的組成部分。多相系統中,不同相之間一定有明顯的分界面,越過相界面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將發生突變。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有:平衡組織有:單相組織有鐵素體、奧氏體和滲碳體組織。多相組織有珠光體、萊氏體組織。非平衡組織有:貝氏體、馬氏體組織。
鐵素體: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間隙固溶體,常用符號F表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溫下僅能溶解為0.0008%的碳,在727℃時最大的溶碳能力為0.0218%。鐵素體組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但強度和硬度都很低.
奧氏體:是碳溶解在r-Fe中的間隙固溶體,常用符號A表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為0.%~2.11%。奧氏體組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強度和硬度都很低,但比鐵素體高.
滲碳體:是鐵與碳形成的金屬化合物,其化學式為Fe3C。滲碳體的含碳量為ωc=6.69%,為復雜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但是塑性、韌性幾乎為零,強度也很低。
珠光體:是由奧氏體發生共析轉變的產物,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片層相間的組織。性能跟片層間距有關,一般來說,片層間距越小,則強度、硬度、塑性、韌性均提高。
萊氏體:是由液體發生共晶轉變的產物,是奧氏體體與滲碳體的混合組織。常溫下為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的混合物,性能硬而脆。
貝氏體:是鋼等溫淬火後的產物。貝氏體具有較高的強韌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況下貝氏體組織的耐磨性明顯優於馬氏體。
馬氏體:是碳溶於α-Fe的過飽和的固溶體。一般具有高的強度和硬度。可以分為兩種,板條馬氏體和片狀馬氏體。板條馬氏體具有良好的強韌性配合,而片狀馬氏體具有高的強度硬度,而塑韌性差。
2、?
Ⅷ 鐵碳合金中基本相是那些其機械性能如何
基本相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鐵素體的強度和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奧氏體的硬度較低而塑性較高,易於鍛壓成型。滲碳體硬度很高而塑性和韌性幾乎為零,脆性大。
Ⅸ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是什麼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珠光體、萊氏體五種。
Ⅹ 鐵碳合金的五種基本組織是什麼
鐵碳合金
的五種組織分別是:
鐵素體
、
奧氏體
、
滲碳體
、
珠光體
、萊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