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铝合金的盛宴 凯迪拉克CT6底盘解析
底盘中部细节
除开前后轴的悬挂部分,我们能发现CT6的底盘大致保持了平整,在配备了3根加强部件的前提下并没有尖锐部分突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变速箱壳体直接裸露在外+缺乏必要的塑胶护板 / 底盘装甲涂层+各种管路100%裸露于底盘下的设计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与大多数FR车型相同,CT6的排气系统布置在了传动轴的下方,并经过2级消声后排出车外。排气管路的周边基本都有铝合金的隔热护板保护,避免热量传进车内。
我认为,尽管有着防锈性不错的钢-铝混合车架,各种功能性构件的用料无可挑剔,但作为一辆豪华车型,这“粗枝大叶”的做工也太过于美式了吧?
展开余下全文(1/4) 2 带后轮转向的五连杆后悬架 回顶部
五连杆后悬架解析
在后悬挂的设计上,CT6采用了双横臂式演变得来的五连杆悬挂:侧向的受力主要由上前控制臂+上后控制臂+下前控制臂+下后控制臂这四根铝合金杆件构成的“虚拟双叉臂”分担;而前束 / 后轮主动转向则由转向拉杆负责。
4+1=5,没毛病。
同时,我们也能发现,这套悬挂在遇到障碍物冲击时,能跟随最粗壮的下前控制臂的“指引”,有序地往后上方运动,让连接在轴承座上方的MRC电控磁流变减震器直接而高效地吸振,达成舒适性的最大化。
相比 宝马7系 、 奥迪A8L 大面积使用钢材代替铝合金的做法,CT6这琳琅满目铝合金组件,既预示着这一套后悬挂的成本不会低,也展现出 凯迪拉克 的“厚道”。
而四轮转向系统在新款的豪华车型上,相信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了。CT6上的ARS主动后轮转向系统,在低速转弯时,后轮能最多反打3.5°,令最小转弯半径缩减为11.3m;高速变道时,后轮与前轮同方向转动,达成“斜移”的趋势,无形间增强了稳定性。
而对于没有装备后轮主动转向系统的低配CT6,厂家也仅需将后轮转向拉杆靠近车体的一端固定即可,可谓省心省力。
在副车架的设计上,CT6采用了“用料过剩”的X型铝合金副车架,与宝马7系的轮廓类似,均通过4个橡胶衬套与车架相连,令 奥迪A8 L的钢制副车架相比之下显得“诚意不足”。
在后轴避震器的布局上,CT6采用了这个级别车型常用的簧桶一体式设计,并具有后倾+大行程的特性,有利于吸收路面的颠簸。
但空气悬挂的缺失,却也成为了CT6在整个底盘设计中的最大痛点,也间接造成了CT6车系定位的滑落。
当然了,作为品牌的 旗舰 轿车,CT6在后轮拱内部采用了与前轮同样的玻璃纤维护板,无论是做工亦或是包裹程度均可圈可点,展现出了不错的诚意。
但值得指出的是,这辆行驶仅5000km左右的CT6车型,居然两根后避震筒都出现了防尘套脱落+异常渗油的情况,这不由得令人对MRC电控磁流变减震器的耐久度产生了疑问。
标签显示,这根避震器是京西重工(BWI)生产的MRC电控磁流变减震器。该减震筒内部装满了特殊的磁流变液,可通过电磁场的变化调节粘度;配合每秒运算1000次的悬挂电控单 元 ,可实现压缩阻尼/回弹阻尼的瞬时调节,达成运动性与舒适性的兼顾。
3 底盘各处细节解析 回顶部
底盘中部细节
除开前后轴的悬挂部分,我们能发现CT6的底盘大致保持了平整,在配备了3根加强部件的前提下并没有尖锐部分突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变速箱壳体直接裸露在外+缺乏必要的塑胶护板 / 底盘装甲涂层+各种管路100%裸露于底盘下的设计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与大多数FR车型相同,CT6的排气系统布置在了传动轴的下方,并经过2级消声后排出车外。排气管路的周边基本都有铝合金的隔热护板保护,避免热量传进车内。
我认为,尽管有着防锈性不错的钢-铝混合车架,各种功能性构件的用料无可挑剔,但作为一辆豪华车型,这“粗枝大叶”的做工也太过于美式了吧?
4 该底盘的实际行驶质感如何 回顶部
整副底盘的实际行驶质感如何
对美系车的印象还停留在“大船”般的驾驶感上?对不起,开过CT6后你就会打消这个想法,甚至还会觉得2.0T+10AT动力总成太弱了,底盘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
握住做工细腻的真皮方向盘,一种驾驭的欲望油然而生:方向盘左右仅有各一圈的行程,车头基本能提供“指哪打哪”的指向感,敏捷而有力的车头动态能紧跟驾驶员的输入,驾驶员也能通过方向盘的回馈能“知道前轮在干嘛”,这辆中大型豪华轿车甚至有着几分运动车型的味道。
这幅尺寸偏大的方向盘,显然是为了讨好较大年龄层的用户而设。但令人惊喜的是,其转向阻尼非常均匀,很有液压助力的细腻感,在稳重的大基调中加入了几分轻松的味道,打起方向来感觉很灵活。
得益于四轮转向系统,新款CT6在激烈驾驶时,不仅车头能紧跟方向盘的动作迅速带领车身入弯,反向转向的后轮亦有种令车尾“横移”的趋势,通过弯道时就像跳舞般轻盈,仿佛5.2m的车身活生生短了半米以上,灵活性令人印象深刻。
在上山劈弯时,得益于强健的钢-铝混合车架,CT6的车身刚性表现出色,呈现出本级别车型应有的从容、淡定,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响。
MRC电磁悬挂系统作为CT6的另一张王牌,令CT6的底盘能瞬时改变软硬程度,在压上减速带、沙井盖的一瞬间调软悬挂,减少车身的抬升感,将振动完全隔绝在乘员舱以外,甚至有种“越快碾过去就越稳”的感觉;而经过颠簸路段后,避震器的阻尼将增强,提供充沛的高速行驶稳定性。
同时,MRC电磁悬挂在山道上同样表现出色,CT6在弯道中的重心转移过程流畅、可控,3.1m轴距惯有的累赘感完全消失,更不会出现 宝马7系 的前后轴脱节感,你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丝ATS-L车型的玩味,这是绝大多数同类车型做不到的。
在高速巡航时,CT6优秀的底盘几何展露无遗:在直线行驶时,整辆车非常“淡定”,能很好地维持着直线前进,在方向盘的轻微旷量内有着类似于老式美式轿车的悠哉,能令人轻轻松松地日行千里。
优良的直线行驶特性,并不意味着CT6不适合高速变道:只要方向盘出了旷量的区域,MRC电磁悬挂能迅速变硬,而前轴能轻松将车头“拽”向所期待的方向,车尾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跟进……驾驶着CT6在高速下变道,绝对是件安全而有乐趣的事。
前文已经说过,CT6底盘的“紧绷感”并没有它的德系对手们来得那么强悍,CT6更多是在追求一种成有的放矢、稳中带韧的美式豪华韵味。这种与地面仿佛隔了一层橡皮糖似的“韧劲”,在整个豪华车坛中显得尤为珍贵。不需要娇贵的空气悬架,CT6仅用了最为基础的弹簧便造就了不输7系的行驶质感,令人刮目相看。
尽管有的人会认为CT6的电子刹车脚感偏硬,不好踩,但其实只是他们浅尝辄止。只要踩过前段的蓄力行程,CT6的刹车力度是十分线性而可控的,没有那种“刹车踏板突然沉下去”的虚无感,驾驶员能很好地知道各个轮胎的剩余抓地力还有多少,并在小于期待值的距离上将车稳稳停住。
在我看来,CT6的刹车点头现象是同级别车型中比较轻微的。整辆车能以后悬挂为支点,以变硬的前悬挂抵御2条Eagle F1高性能轮胎的强悍刹车力道,坐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车头有下沉的趋势。
毫不夸张的说,CT6这副底盘是近10年来豪华车底盘界的“风向标”,除空气悬挂缺席+小细节的处理有改进空间外,整套悬挂系统的几何设计以及技术水平均无可挑剔。
以现时40w人民币左右的实际售价, 凯迪拉克CT6 很难不令人动心。
(图/文/摄: 秦 子钧) @2019
⑵ 2022款5系宝马都有哪些部件是铝的
悬架系统是铝做的。
全新宝马5系的底盘采用了大量铝合金材质的部件,特别是悬架系统。在保证所需强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做到了轻量化。前后配重比为55.9:44.1。车辆的底盘覆盖有大面积的护板,非常平整。这样不仅有利于车辆的NVH性能,同时可以营造出更低的风阻系数,让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更具优势。
⑶ 国产suv哪款底盘用料最好
国产SUV那款车用料好?现在国产车中SUV的车型也是很多,要说到底盘用料呢也是各有各的不同,在者就是价位不同用料也不同。
在了解底盘用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底盘用料都有哪些种类的!
1.铝合金:在底盘有铝合金用料的呢,一般出现在高价位的车或者豪华车的底盘上,但不过我们的自主品牌十几到二十几万的也有用铝合金材质的。一般呢它的摆臂以及连杆都会用铝合金的,用铝合金呢能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操控性,但缺点呢是成本高。
2.单层冲压和双层冲压钢板:这种用料结构呢多数用在30万以下的车型中,但是30万只是个大概的,也有佼佼者四五十万的车也用这个材质。钢材质相比铝合金材质呢硬度是要比铝合金高的,而且成本呢也比铝合金低。缺点呢是钢材质比较重,对车身自重也增添了不少重量,从而导致了油耗的增加。
分析了这么多相信你看了以后对于底盘用料的好不好也有点普了,在回过头来看问题,其实国产SUV的用料普遍都不差,也没那个特别差,也没有那个特别好,而且有的用料还超过了合资,也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⑷ 铝合金车身有哪些车型
近几年,大家应该对全铝车身并不陌生了吧!随着环保的概念日益加深,汽车也把环保作为发展的重点课题。经过研究,发现由于汽车制造大量采用铝合金使汽车总质量减轻,从而降低了燃油的消耗;由于油耗低、质量轻、汽车的废气排放就少,污染程度也就下降了。而现在有哪些车在使用全铝车身呢?
1奥迪A8 ASF
捷豹的XJ也是典型的铝制车身,只是和奥迪的ASF结构不同,它们采用的是与原来钢制车身相同的单体车身结构(Monocoque),轻量化更加彻底,整体(包括蒙皮)都是铝合金材料,各部分通过铆接或粘接而成,和飞机的制造工艺很类似。它的白车身(Whitebody)重量比同等钢制车身减轻了40%,刚性却提高了60%。
还有一些车也用了铝合金车身,比如宝马Z8,法拉利360Modena/Spider,本田NSX等。
不过近几年虽然车身用铝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有一些批量生产、大量生产的车型推向了市场,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
折叠成型性还需继续改善,尺寸精度也不容易掌握,很容易因各种原因是表面碰伤或划伤,搬运时需要十分小心。
⑸ 对于SUV来说地盘特别重要,赛力斯问界M5底盘怎么样,有了解的大佬吗
就这这么说吧,赛力斯问界M5采用铝合金底盘配合独立悬架,操控稳健,AITO问界M5采用全铝合金底盘,相对于传统钢制底盘能够带来整车轻量化效果的同时,刚度、强度更大,操控表现更稳健、安全。豪华车同源独立悬架,前双叉臂及后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让车身在不同驾驶状态下都能保持更好的驾驶稳定性,转弯时上下两个叉臂同时吸收轮胎所受的横向力,转弯侧倾较小;车轮上下运动时,自动改变外倾角适应路面,轮胎接地面积大,抓地性好,提升驾驶信心和乘坐舒适性。赛力斯底盘技术的可靠性不仅来自于自主研发的实力,更来源于产品通过了真实路况全方位验证的底气。底盘也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采用超高强度全铝合金底盘系统,不仅承载力强,地板式纯平一体化设计∞更是能容纳下更为优异的底盘布局和车身结构。从而带来更强的实用性和操控性。
⑹ 国内有什么20万左右的车是铝制底盘的
20万还想全铝?跟楼上说的一样,顶多部分部件是铝制的。不过这东西放在整车上,影响不大,楼主没必要纠结这个。
⑺ 比亚迪秦plusev底盘是什么材质
比亚迪秦plusev底盘是铝合金材质的。汽车的地盘一般都是采用的铝合金材质,因为它的硬度更高,耐腐蚀性也更高。这样车的底盘也更加耐用。
⑻ 铝合金底盘的优缺点
优缺点如下:
铝合金底盘具有重量更轻、强度更高的优点。缺点是一旦发生碰撞,很难修复,修复成本也比较高。铝制车身被许多品牌的汽车使用,如捷豹、奥迪等。碰撞后修理铝车相当困难,而且要花更多的钱。如果你买了一辆铝制车身的汽车,你在使用汽车时一定要小心。
⑼ 满眼铝合金尽显诚意 林肯航海家底盘解析
不久前引入国产的林肯航海家,拥有2.0T/2.7T+8AT+四驱的强劲动力、丰富先进的智能科技配置以及透露着美式豪华风味的内外设计....看得见地方显然都充满了诱惑力。不过豪华品牌中型SUV挑剔精明的买家们从来不会轻易下手,他们通常还要把“看不见”的地方——底盘研究透彻后再做考量,因为底盘决定着车辆的操控表现、舒适性和行车质感等等至关重要的特性。身为中国豪华中型SUV市场的新晋成员,林肯航海家底盘实力几何,我们一探究竟。
关于林肯航海家
航海家底盘防护/隔音处理
举升机缓缓升起林肯航海家,映入眼帘的是非常规整、有着极高平整度的一副底盘,观感非常舒服。大面积PET材料护板延伸至底盘后部,轮拱内部同样由PET材料全面覆盖,相比常规的硬塑料和橡胶护板,其在更好地保护底盘免收托底剐蹭及沙石侵袭之余,也起到了更出色的隔音降噪及降低风阻等作用。
底盘护板采用密集的螺丝固定,前副车架处有金属护板加以保护,排气管路上部的隔热瓦也做得相当到位。
航海家前悬架
林肯 航海家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采用最标准的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不计成本的出色材质用料是其最大亮点,前下摆臂和转向节(羊角)均选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如此带来的效果是大幅度降低了簧下质量,令行驶时悬架所受到的惯性力更小,尤其在应对复杂路况时,能够更迅捷地化解路面的大小冲击,使车轮更贴地,进而提升车辆行驶时的动态表现。
车身高度传感器与下摆臂相连,其根据悬架位移情况推测车辆载荷程度,用于大灯高度自动调节功能。
当下的林肯车型强调轻快灵活的行车感受。在避震器的几何设定上,航海家的主销内倾角及主销后倾角均不算大,是更加倾向于轻便舒适的标定,如此会有更轻盈可控的转向手感,日常驾驶更加舒适,也与其豪华中型SUV的定位相符。
下摆臂与副车架通过液压衬套相连。在前副车架的设计上,林肯航海家选用了全框式式副车架。相比常规的“ 元 宝梁”式副车架,全框式副车架设计能为发动机及变速箱提供更好的承托,同时好比增加了底盘强化件一般,有效提升了底盘的整体刚性。当激烈驾驶时,能令车辆获得更出色的稳定性和抓地力;车辆行至颠簸路面上,也可让驾乘感受更“整”。
刹车系统部分,林肯航海家前刹车采用双活塞浮动卡钳+通风刹车盘,在同级别中属于正常水平。2.0T版本轮胎选用规格245/50 R20的马牌Cro ssC ontact LX Sport轮胎,2.7T V6版本对应更强悍的动力,则使用265/40 R21规格,均实现了出色的抓地力与高舒适性兼顾。
展开余下全文(1/2) 2 林肯航海家后悬架介绍/驾驶感受 回顶部
航海家后悬架
来到 航海家 车身后部,其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架的材质用料同样让人惊喜:后悬架绝大部分零件均选用压铸铝合金材质。
硕大的H型铝合金下摆臂还做了掏空处理,具备高强度之外力求更进一步的轻量化。如此诚意满满的材质选用,制造成本要比选用铁质材料高的多,而大量铝合金材质的堆叠过后,悬架的响应速度会有明显提升,直接反应在车辆的操控表现和行驶稳定性、舒适性上。
束角控制臂采用钢制材料,究其原因在于如果选用铝合金材质,作为受力点其抗扭抗拉的特性不如钢,因此就需要规格更加粗壮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而一旦尺寸变大就容易与下摆臂产生运动干涉,采用钢制件则能够使后悬架设计得更加紧凑合理。
航海家的前后防倾杆均较为粗壮,目测直径接近30mm,粗壮的防倾杆在高速变线和切入急弯之时能提供更高的侧向支撑力,使整车动态更稳定。
不光用料无可挑剔,航海家的悬架还注入了高科技。其配备了一套CCD连续可调阻尼悬挂系统,其根据车身高度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后视镜上的摄像头传达的信息,结合转向、加速、制动、路面等的状态可做到提前/实时调节4根避震器的阻尼大小,进而实现舒适与支撑力度的均衡兼顾。
针对SUV的属性,航海家提供一套多片离合器式的四驱系统。四驱的加持不仅大幅强化该车的越野通过能力,提升其在冰雪湿滑路面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更能在日常行车中解决两三百匹及以上的大马力两驱车型大脚油门时容易出现的轮胎打滑问题,提升过弯变线时车身的动态表现。
底盘感受
定位美式豪华中型SUV,航海家展现了契合身份的底盘质感。出色的车身刚性与底盘悬架材质令行驶感受变得紧致扎实,行至严重凹凸不平路面时也完全没有部分同尺寸SUV会有的略显松散的感觉,较软的避震弹簧则会尽力吸收路面的一切颠簸,时刻保证驾乘人员的舒适体感。
偏向舒适化的悬架几何设定和调校细腻的转向机,航海家的转向轻便又有一定的阻尼感,并不会像一些强调舒适的转向那般毫无回馈与“虚假”,配合轻快的油门调校,任何人开起来都很好上手。
高速行驶时, 林肯 航海家展现出符合美式豪华的调性,方向盘自由行程的设定恰到好处,因而车身动态不会太敏感,避免了高速轻打方向盘时,车身响应过大而影响驾乘舒适感的情况。同时车内静谧性出色,底盘对于路面信息的回馈充满高级感,进而航海家具备了轻松愉悦的长途巡航感受。
虽然航海家的底盘设定是强调舒适和高级感,但得益于四条宽胎、CCD连续可调阻尼悬挂以及四驱系统,其在激烈驾驶时也有很不错的极限。应付快速并线和高速弯时,悬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四条轮胎牢牢抓住地面,整车姿态依旧保持 优雅 与从容。
结语
国产后的林肯航海家,不仅拥有内饰革新和动力升级等喜人的进步,在售价下调的情况下,整车“看不见”的地方依旧保持极高水准。抬起车身后满目的铝合金尽显林肯的满满诚意,如此讲究的用料配上功底成熟深厚的调校,航海家这副底盘呈现出了值得称赞的水准。即便身处对手非常老辣的豪华中型SUV市场,其仍然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图/文/摄: 吴昱初)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