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合金材料 > 粉末合金模具怎么拆

粉末合金模具怎么拆

发布时间:2022-12-12 01:54:15

1. 普通塑料模具的装配过程和拆卸过程

先不要急着把零件从板子上拆下来,因为板子上有编号的,要对照安装图一个一个拆一个一个装,我以前就是太急结果有的零件是干什么用的都不知道,拆零件的时候要用锋利的剪刀剪开连接部分,然后把那个凸出来的东东磨平,拼装可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来,先把手,脚,身子,分别拼好然后给这些手手脚脚上色或者贴纸,切记如果如果过早把他们组装起来上起色来不方便的,最后再组装。

2. slJ一ZX_10模具电磨怎么拆

模具电磨拆的话,直接用螺丝刀打开里面的模具,直接拆下来就可以呀。

3. 模具上的小镶件拆不出来怎么办

1.
拆镶件
加工容易是主要;
2.排气有时候需要拆镶件;
3.易受损,例如插穿位,做镶件考虑受损后易更换.
4.成本问题,例如:模具有一处很高突出
高约300mm,其它位置只有200mm
那我只要把300的地方做镶件就好,订购材料时候不用动整个300后的一快大料.

4. 模具拆装步骤

熟悉典型冲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各组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

3.掌握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和模具总装顺序。

4.分析试模时常见缺陷的原因及调整办法。

二、实训设备、模具和工具

1.台钻、J23-250型曲柄压力机各一台。

2.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训组一套。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拆装前准备  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三种冲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  拟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按拆模顺序将冲模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3.确定模具装配步骤和方法

(1)组件装配  将模架、模柄与上模座、凸模与固定板、凹模与固定板等,按照确定方法装配好。(组件装配内容视具体模具而确定)并注意装配精度的检验。

(2)确定装配基准  在模具总装前,根据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赖关系,易于保证装配精度,来确定装配基准。单工序模选择在装配过程中受限制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为基准;复合模以及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连续模以凹模为装配基准。

(3)制定装配顺序  根据装配基准,按顺序将各部件组装、调整,恢复模具原样。

注:装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并注意工作零件的保护。

4.试模  在压力机上试模,验证装配精度以及冲压件是否合格。若冲压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对模具适当调整,直至工件合格为止。

四、实训报告

1.画出所拆装模具装配图,并列出零件的明细表。

2.简述主要组件的装配方法,以及间隙的控制措施。

3.说明典型模具的总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4.若冲件出现常见缺陷,分析其原因,说明解决的方法。

塑料模拆装实训

一、实训目的

1.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

3.了解塑料模的试模有关知识。

二、实训设备、模具及工具

1.注塑机一台。

2.压缩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侧浇口、点浇口、侧面分型与抽芯机构各一副)。

3.扳手、内六角扳手、锤子每实训组一套。

4.钳工工作台若干台。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拆装前准备  对已准备好的模具仔细观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拆卸步骤  拟定拆卸顺序和方法,再按顺序将模具分解成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拆卸过程中,要记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连接方法,并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丢失。

3.确定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4.试模  由实训教师示范,将注射模安装到注射机上,并进行模具的调整。(如:开模距离与制件高度调整、顶件出距离调整、锁紧力调整等。)

5. 模具顶针强制复位 怎么拆模

先拆下强制复位结构,再按正常的拆模。强制复位一般朝外有螺丝,拆了螺丝后就可以

6. 模具卡死在模套里怎么办

模具卡死在模套里,简单的可以砸开,不行就要拆模具,如果拆了还是不行,就要加热,就可以,一定是可以弄出来的,就是费点劲。

在制造吸塑成型模具时一定要考虑到下列的收缩因素。

① 成型制品收缩。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缩率,则必须取样或用相似形状的模具通过试验来得到。注意:通过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收缩率,不能得到变形尺寸。

② 中间介质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收缩,如陶瓷、硅橡胶等。

③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缩,如铸造铝时的收缩。

相关说明

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但是,如果实验用模具是为了获得制品有关收缩、尺寸稳定性及循环时间等的数据时,应该使用单型腔模具来实验,且能保证其能在生产条件下运用。模具一般用石膏、铜、铝或铝-钢合金制造,很少用到铝-树脂。

如果使用机械式水平锯锯掉塑件的夹持边,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余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须留有余量。刀口模切割线间的间隙最小,冲孔模修整时的分布宽度也很小,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7. 怎么样卸注塑机料筒螺杆.里面有金属东西卡在里面了,怎么弄

注塑机料筒螺杆拆卸方法:

1、把料筒温度升至适当温度. (依停机时生产材质所需温度)

2、加上清洗料(如PP料),再把料筒内所有料射空(含PP料).并保持料筒温度

3、拆前首先应将模具拆除,开模到最大,调模到最大,可将螺杆从开模区取出(首选方式)。

4、如果座台退到最大行程还是不能取出螺杆与料筒,可以松掉座台定位螺丝,也可偏移射台如图1所示

(图3)

11、把螺杆向料筒前端移推出螺杆头用活动扳手扳住螺杆尾部,用专用扳手扳下螺杆头(注意:螺杆头为左旋螺纹.)

12、向前移螺杆(取一段外径略小于螺杆的铁棒,放置螺杆尾端面与射台后板之间用射出动作顶)取出整根螺杆,备注:如果只是换螺杆组件现在就可以装回螺杆按反向步骤;如要换料筒再继续下面步骤。

13、将料筒尾部锁紧螺母敲松拧出来。(此处料筒与与机器连接固定方式不一样,拆装方法就不一样,拆装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8. 铆在铝合金上的拉铆钉很是紧固,这个要怎么才能拆下来呢

这位朋友,要拆这个拉铆钉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用手电钻把拉铆钉芯钻掉;

2、用锤子凿子配套拆也可以,

3.手砂轮也行


拆时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9. 压铸模具如何组装和拆分

打开模具,取出成品的面,称之为分模面。分模面为模具设计的第一步。英文叫parting line(简称PL线或PL面)。

一﹑选择分模面的一般原则
1)为了便于开模,分模面一般要使成品在开模时留在公模上,避免黏母模﹐但要注意是否会影响到外观。
2) 有利于排气。
3)有利于防止溢料。
4)有利于加工,强度的考量。

二﹑分模面有插破与靠破组成下面有几点注意事项:
1)能用靠破的情况下不用插破。
2)在用到插破时一定要做斜度。
3)遵循选择分模面的一般原则。

现在我们加工模具,一般客户会提供已设计好的3D图,如何把它拆分成前后模是能否顺利加工出成品的关键所在,掌握一定的拆分方法对刚开始接触MASTERCAM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尽管现在PE,UG都可以自动分模,本人还是建议用MASTERCAM拆模,虽然有时候有些功能可能比不上PE和UG。为什么要建议用MC,原因很简单:你掌握一种软件快还是两种软件快?等你把MC摸透了再去学PE,UG也不晚。
下面简单说说3D图怎样拆分前后模:
1:乘缩水,并打上标记。
2:根据产品形状确定哪些胶位出前模,哪些胶位出在后模。(改颜色,换图层)
3:找出分模线,根据模胚料画出外形线,利用分模线做出分模面。
4:补上枕位,行位,碰穿面和擦穿面。

10. 模具工件底部顶针孔未倒角,影响装配,该怎么办

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硬质合金冲压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除硬质合金冲压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阅读全文

与粉末合金模具怎么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钢筋混凝土多少钱 浏览:883
钢管铁件怎么计算 浏览:954
合金筷的寿命是多少 浏览:647
取钢板多久能脱拐走路 浏览:509
什么是管对接焊缝 浏览:449
pp线盒模具定制多少钱 浏览:695
钛合金粉末粒径分布如何测试 浏览:843
16厘12米钢板多少钱吨 浏览:909
什么样的钢材需要发黑 浏览:503
不锈钢镜面怎么打理 浏览:667
天然气管道地面焊接用什么滑轮 浏览:269
铸铁管与焊管差异 浏览:586
不锈钢管怎么手动弯弧机 浏览:41
怎么增加不锈钢管的强度 浏览:775
20mm的铜环如何焊接 浏览:693
无缝钢管57一吨多少米 浏览:19
二氧化碳钢瓶哪个快递公司可以寄 浏览:520
不锈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区别 浏览:233
八节虾米腰弯头怎么下 浏览:581
广联达钢筋弯折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