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化炉的功率、装机容量和变压器选型问题
钢化炉的耗电量是指钢化一定数量的玻璃所耗费的电能数量。其单位一般用千瓦时(度)(KWh)来表示。而一定数量的玻璃是由钢化炉摆放玻璃的面积即装载量和玻璃的品种、厚度决定的。例如:某种钢化炉的耗电量是4度电是指在钢化1平方米5毫米厚的白玻时消耗电力是4度电。
钢化炉的装机功率是指构成钢化炉电气部分电器原件的总功率。装机功率的大小和钢化炉的耗电量无关。其单位一般用千瓦(KW)来表示。例如:钢化炉加热部分的功率的大小是指钢化炉在满负荷生产时的生产能力。钢化炉装机功率的大小应该是和其装机容量匹配的。
钢化炉的装机容量是指厂家建议客户配备变压器的大小。其单位一般用千伏安(KVA)来表示。例如:GX-QDLP2436对流型钢化炉配备的变压器是630KVA
B. 钢化炉加热功率怎么设定如果把把上部温度降10度下来,那么加热时间能加多少一个功率等于多少度
加热功率是控制加热快慢的,
如做LOW-E玻璃,膜面吸热慢,就可以提高上部加热功率,
让上部加热快一点,使玻璃受热均匀,防止炉内温差太大造成玻璃缺陷。
功率和温度如何换算?(功率最大是100%,温度可以是691、692、695、698等,
你怎样能搞出一个换算标准)
加热时间和温度的设定,主要是靠观察玻璃在炉内的颜色变化和摆动情况来确定的
C. 为什麽钢化炉里每个区域的温度以及功率要设的不一样
目前大部分厂家所使用的钢化炉的加热段一般都可分为很多个很小的加热区,每个区都可由上位计算机单独控制,在正常的情况下,在电炉中央加热元件加热区域内,总有玻璃在吸热,在电炉的这个区域内一直有玻璃存在,这是区域性的,加热效果也是区域性的。加热温度的设定,要根据所钢化的玻璃的厚度,要钢化的玻璃越薄,温度就要越高,要钢化的玻璃越厚,温度就要越低,对于加热温度的控制,操作人员要明白电炉温度与加热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电炉温度对厚薄不同的玻璃变化值,具体设定到哪种温度最好,还要根据原片玻璃的质量来调整。另外,加热系统测得的底部温度并不是辊子的温度,而是钢化炉底部加热元件补偿辊子上玻璃吸收热量后的平均温度,由于这个原因,所测的温度一般较高,比所测得的上部温度要高一些,所以一般情况下钢化炉上部的温度设定比下部温度要高一些。
钢化炉的加热功率是一定的,通常设定的加热时间(电炉的加热时间)约为每毫米厚度玻璃为35-40秒,例如:6mm厚度的玻璃的加热时间大约为:6×38秒=228秒,此种计算方法适应于厚度小于12mm厚的的玻璃的普通平钢化玻璃,当玻璃的厚度在12mm-19mm时,加热时间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每1mm厚度玻璃约为40-45秒种。生产弯钢化玻璃时,加热时间每毫米厚度的玻璃增加2.5-5秒。钢化带开洞或开槽的玻璃时,加热时间要在此计算方法上多5%。带尖角(小于30°角)的玻璃和灰玻加热时间在此计算方法上要多2.5%。下面举一个控制炉温的例子,来诠释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假如我们在钢化6mm的玻璃,加热温度为705℃,加热时间215秒,要使玻璃从加热炉到急冷室的温度提高10℃,有两种方法来实现:第一种方法,将电炉温度提高10℃;第二种方法是电炉的温度保持不变,增加加热时间。注意玻璃温度接近钢化温度前的加热速度较慢,我们要了解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电炉的的温度设定变化了几度,我们也要使玻璃的加热温度同样也变化相同的温度,就要改变加热时间±t秒,才能使玻璃从电炉里出来的温度在±t秒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总的来说这个都是凭经验设定,每个区域的温度以及功率要设的一样只有理论上才可以。
D. 请问各位专家,做钢化玻璃 大概4厘 5厘居多,如果是用一般的小型钢化炉,它的加热功率是多少
您好,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兰迪机器的技术工程师,为您解答如下:
一般小型钢化炉的加热功率是一定的,通常设定的加热时间(炉子的操作时间),约为每毫米厚度玻璃40秒。按您所说,如果是4-5厘米的居多,那么加热时间通常在160-200秒。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在炉子中央加热元件加热的区域内,总有玻璃在吸热,辊子转动时把热传给辊子上面的玻璃,玻璃得到的大约20~30%的热量是由辊子的传导得到的,如果炉子的这个区域的热耗速率超过加热速率,该区域的温度就会下降,且玻璃边缘的区域是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玻璃温度低,玻璃板边缘的邻近区域温度高(特别是辊子的温差较大),使玻璃加热不均匀,这一问题可从钢化玻璃的装片位置的交替变化来解决。
E. 钢化炉是不是用电量非常大啊
钢化炉是个非常耗电的设备,钢化玻璃的大部分利润都被电力占用。不同型号的钢化炉的装机容量相差很大,实际耗电情况随玻璃品种、大小和装载情况而变化。
钢化炉能耗取决于很多因数:钢化炉型号、钢化炉状态、空间利用率、玻璃性能要求等等。
一般情况下:
3.2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3度电左右;
4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3.5~4度电;
5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4~4.5度电;
6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4.5~6度电;
8mm、10mm、12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7~8.5度电;
15mm玻璃每平方能耗在10度电左右。
比如:2440*4200的钢化炉在运行中一小时风机型号及炉体加热功率具体不太清楚只能大概估计实际一小时耗电在500KW.H左右。钢化炉按照使用的能源可以分为电加热式钢化炉和燃气式加热钢化炉。
F. 光伏板每块板的瓦数
单块最大功率光伏板是多晶硅和单晶硅320W左右,320W以下的1-300W各种功率和外形尺寸的都有,功率越大面积越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
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至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产品特点
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先进的扩散技术,保证片内各处转换效率的均匀性;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可靠的附着力和很好的电极可焊性;高精度的丝网印刷图形和高平整度,使得电池易于自动焊接和激光切割。
主要作用就是发电,发电主体市场上主流的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两者各有优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但消耗及电池片成本很高,但光电转换效率也高,在室外阳光下发电比较适宜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对设备成本较高,但消耗和电池成本很低。
G. 钢化玻璃炉的装机容量是什么意思
装机容量指锅炉机组的发电机输出功率,通常用MW表示。
依据: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效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计(10的9次方进制)。
2011年,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其中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已投运核电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
H. 请问下 关于北玻钢化炉的功率设置大家一般是设置多少。
钢化炉的功率有分大体的和各个电炉丝的啊!功率一般根据你钢化玻璃的实际情况设定啊,炉子电炉丝的新旧,也改变功率的啊!我以前设都在80%-90%左右。
I. 钢化炉工艺参数的设定有什么用,怎么设定
钢化炉工艺参数的设定对产品的质量及成品率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玻璃钢化炉钢化玻璃工艺过程控制当中,钢化炉工艺参数设定的是否合理对产品的质量及成品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每一个参数进行设定时必须了解这项参数的作用和设定的依据以及相关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才保证优质工艺的实现。
钢化炉工艺参数包括玻璃厚度、上部温度、下部温度、加热时间、急冷风压、急冷时间、冷却风压、冷却时间和风栅距离。加工小规格玻璃的情况下,加热时间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加工有色玻璃时,应减少加热时间;加工弯玻璃时加热温度和急冷风压适当提高;加工镀膜玻璃时,根据不同膜层厚度,适当增加加热时间;真正最佳的工艺参数应以最佳的产品质量而确定。
加热均匀是钢化玻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和加热有关的参数是上部温度、下部温度、加热功率、加热时间、温度调整、平衡装置、强制对流(热循环风)装置。
由于玻璃厚度的不同,加热温度的设定也不相同。其原则是玻璃越薄温度越高,玻璃越厚温度越低。加热温度确定后,加热时间的确定就非常关键,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参数,加热时间确定的原则是3.2-4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35-40秒左右。5-6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0-45秒左右。8-10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45-50秒左右。12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0-55秒左右。15-19毫米的玻璃,每毫米厚度为55-65秒左右。由于各单位用的原料不同、软化点不同、颜色不同、其厚度的误差也各不相同,设定的温度和功率又各不相同,需要各单位在实践中总结。当玻璃出炉后在急冷时间段里破碎,那就说明加热时间不够;如果玻璃表面出现波筋和麻点就说明加热时间过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加热功率指的是钢化炉加热的能力,一般都设为100%,这是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的,由于上、下部加热方法不同,上部主要是靠辐射,而下部则是靠传导和辐射来进行加热,当玻璃进炉后的初始阶段,玻璃的下表面由于先受热而卷曲,随着上部温度逐渐辐射到玻璃的上表面,玻璃也就会逐渐展平。如果在这几十秒内玻璃卷曲得太厉害的话,出炉后玻璃的下表面的中间会有一条白色的痕迹或者光畸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把下部温度设定得比上部低以外还要把下部的功率降低,让陶瓷辊的表面温度降低,使玻璃在这个阶段卷曲得少一点。如果白雾消失后,又大量做玻璃的话,可能玻璃会破碎,就可以再把功率逐步加上去。
温度调整的功能是采用矩阵式加温后设置的,每个加热控制点都能单独调整,它对调整钢化玻璃的工艺有很大的帮助。
J. 光伏板组件的功率计算
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计算方法:
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光伏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