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是怎么加工的
各产品由于用途的不同,其加工工艺和原料的品质要求也不同。
不锈钢制品的不同,其要求原料厚度公差也各不相同,象二类餐具和保温杯等,厚度公差要求较高,为-3~5%,而一类餐具厚度公差要求-5%,钢管类要求-10%,宾馆用冷柜用材厚度公差要求为-8%,经销商对厚度公差的要求一般在-4%~6%间。
同时产品内外销的不同也会导致客户对原料厚度公差要求的不同。一般出口产品客户的厚度公差要求较高,而内销企业对厚度公差要求相对较低(大多出于成本方面考虑),部分客户甚至要求-15%。
一、结构成分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二、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
1、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该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 12CrNi3
2、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3、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中国的编号规则
4、采用元素符号
5、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GCr15:滚珠。
B. 怎样提高钢结构厂房的耐腐蚀性
提高钢结构厂房耐腐蚀性的方法涂层法:1涂层法防腐蚀性一般不如长效防腐蚀方法(但目前氟碳涂料防腐蚀年限甚至可达50年)。所以用于室内钢结构或相对易于维护的室外钢结构较多。它一次成本低,但用于户外时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施工的第一步是除锈。优质的涂层依赖于彻底的除锈。所以要求高的涂层一般多用喷砂喷丸除锈,露出金属的光泽,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油污。现场施工的涂层可用手工除锈。涂层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层一般有底漆(层)和面漆(层)之分。底漆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面漆则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的涂料之间有相容与否的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涂层的施工要有适当的温度(5~38℃之间)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涂层的施工环境粉尘要少,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涂装后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涂层一般做4~5遍。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工程为150μm,室内工程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在海边或海上或是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大气中,干漆膜总厚度可加厚为200~220μm。2阴极保护法:在钢结构表面附加较活泼的金属取代钢材的腐蚀。常用于水下或地下结构。
C. 提高金属耐蚀性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表面涂保护膜,如在金属表面涂油漆,沥青等
(2)将金属与电池负极相连
(3)找替代品,如在轮船甲板上放一些锌片,腐蚀锌而保护甲板
(4)将金属用火钝化,如咱们用的锯
(5)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6)金属表面自己形成氧化膜,如铝和银的表面
(7)铁质容器可装浓硫酸
浓硝酸,也是表面钝化,形成保护膜。
(8)保存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
D. 提高钢结构耐腐蚀能力有哪些措施
(1)耐候钢:耐腐蚀性能优于一般结构用钢的钢材称为耐候钢,一般含有磷、铜、镍、铬、钛等金属,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以提高耐腐蚀性。其低温冲击韧性也比一般的结构用钢好。标准为《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84)。
(2)热浸锌:热浸锌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锌层厚度对5mm以下薄板不得小于65μm,对厚板不小于86μm.从而起到防腐蚀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耐久年限长,生产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因而被大量用于受大气腐蚀较严重且不易维修的室外钢结构中。如大量输电塔、通讯塔等。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轻钢结构体系中的压型钢板等。也较多采用热浸锌防腐蚀。热浸锌的首道工序是酸洗除锈,然后是清洗。这两道工序不彻底均会给防腐蚀留下隐患。所以必须处理彻底。对于钢结构设计者,应该避免设计出具有相贴合面的构件,以免贴合面的缝隙中酸洗不彻底或酸液洗不净。造成镀锌表面流黄水的现象。热浸锌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对于管形构件应该让其两端开敞。若两端封闭会造成管内空气膨胀而使封头板爆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若一端封闭则锌液流通不畅,易在管内积存。
(3)热喷铝(锌)复合涂层:这是一种与热浸锌防腐蚀效果相当的长效防腐蚀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对钢构件表面作喷砂除锈,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打毛。再用乙炔-氧焰将不断送出的铝(锌)丝融化,并用压缩空气吹附到钢构件表面,以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厚度约80μm~100μm)。最后用环氧树脂或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孔,以形成复合涂层。此法无法在管状构件的内壁施工,因而管状构件两端必须做气密性封闭,以使内壁不会腐蚀。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对构件尺寸适应性强,构件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大到如葛洲坝的船闸也是用这种方法施工的。另一个优点则是这种工艺的热影响是局部的,受约束的,因而不会产生热变形。与热浸锌相比,这种方法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喷砂喷铝(锌)的劳动强度大,质量也易受操作者的情绪变化影响。
(4)涂层法:涂层法防腐蚀性一般不如长效防腐蚀方法(但目前氟碳涂料防腐蚀年限甚至可达50年)。所以用于室内钢结构或相对易于维护的室外钢结构较多。它一次成本低,但用于户外时维护成本较高。涂层法的施工的第一步是除锈。优质的涂层依赖于彻底的除锈。所以要求高的涂层一般多用喷砂喷丸除锈,露出金属的光泽,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油污。现场施工的涂层可用手工除锈。涂层的选择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同的涂层对不同的腐蚀条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层一般有底漆(层)和面漆(层)之分。底漆含粉料多,基料少。成膜粗糙,与钢材粘附力强,与面漆结合性好。面漆则基料多,成膜有光泽,能保护底漆不受大气腐蚀,并能抗风化。不同的涂料之间有相容与否的问题,前后选用不同涂料时要注意它们的相容性。涂层的施工要有适当的温度(5~38℃之间)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涂层的施工环境粉尘要少,构件表面不能有结露。涂装后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涂层一般做4~5遍。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工程为150μm,室内工程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在海边或海上或是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大气中,干漆膜总厚度可加厚为200~220μm。
(5)阴极保护法:在钢结构表面附加较活泼的金属取代钢材的腐蚀。常用于水下或地下结构。
E. 钢材有哪些类型的腐蚀 如何防范
材受腐蚀的原因很多,可根据其与环境介质的作用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
1.化学腐蚀
亦称干腐蚀,属纯化学腐蚀。是指钢材在常温和高温时发生的氧化或硫化作用。氧化作用的原因是钢铁与氧化性介质接触产生化学反应。氧化性气体有空气、氧、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等,反应后生成疏松氧化物。其反应速度随温度、湿度提高而加速。干湿交替环境下腐蚀更为厉害,在于燥环境下腐蚀速度缓慢,例如:
2.电化学腐蚀
也称湿腐蚀,是由于电化学现象在钢材表面产生局部电池作用的腐蚀。例如在水溶液中的腐蚀,在大气,土壤中的腐蚀等。
钢材在潮湿的空气中,由于吸附作用,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极薄的水膜,由于表面成分或者受力变形等的不均匀,使邻近的局部产生电极电位的差别,形成了许多微电池。在阳极区,铁被氧化成Fe+2离子进入水膜。因为水中溶有来自空气中的氧,在阴极区氧被还原为OH-离子,两者结合成不溶于水的Fe(OH)2,并进一步氧化成疏松易剥落的红棕色铁锈Fe(OH)3。在工业大气的条件下,钢材较容易锈蚀。
钢材在大气中的腐蚀,实际上是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同时作用所致,但以电化学腐蚀为主。
目前所采用的防腐蚀方法有如下几种。
1.合金化
在碳素钢中加入能提高抗腐蚀能力的合金元素,如铬、镍、锡、钛和铜等,制成不同的合金钢,能有效地提高钢材的抗腐蚀能力。
2.金属覆盖
用耐腐蚀性能好的金属,以电镀或喷镀的方法覆盖在钢材的表面,提高钢材的耐腐蚀能力。如镀锌、镀铬、镀铜和镀镍等。
3.非金属覆盖
在钢材表面用非金属材料作为保护膜,与环境介质隔离,以避免或减缓腐蚀。如喷涂涂料、搪瓷和塑料等。
钢结构防止腐蚀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表面油漆。
常用底漆有:红丹防锈底漆、环氧富锌漆和铁红环氧底漆等。底漆要求有比较好的附着力和防锈蚀能力。
常用面漆有:灰铅漆、醇酸磁漆和酚醛磁漆等。面漆是为了防止底漆老化,且有较好的外观色彩,因此面漆要求有比较好的耐候性、耐湿性和耐热性,且化学稳定性要好,光敏感性要弱,不易粉化和龟裂。
一般混凝上配筋的防锈措施是: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限制氯盐外加剂的掺量或使用防锈剂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由于易被腐蚀,故应禁止使用氯盐类外加剂。
F. 简述不锈钢的合金化原理
所有金属都和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钢上形成的氧化铁继续进行氧化,使锈蚀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属(例如,锌,镍和铬)进行电镀来保证碳钢表面,但是,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这种保护仅是一种薄膜。如果保护层被破坏,下面的钢便开始锈蚀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G. 钢材有哪些类型的腐蚀 如何防范
钢材腐蚀的主要类型包括三种: ()大气腐蚀。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等的化学及电化学作用所引起。大气中的水汽形成金属表层的电解液层,而空气中的氧溶于其中作为阴极去极剂,二者与钢构件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腐蚀原电池。当大气腐蚀在钢构件表面形成锈层后,腐蚀产物会影响大气腐蚀的电极反应。 (2)局部腐蚀。这是钢结构腐蚀破坏最常见的形态,包括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电偶腐蚀主要发生在钢结构不同金属组合或连接处,两种金属构成了腐蚀原电池。缝隙腐蚀主要发生在钢结构不同结构件之间、钢构件与非金属之间存在的表面缝隙处,当缝隙宽度窄到可以使得液体在缝隙内停滞时发生。 (3)应力腐蚀。即在一定的介质中,钢结构不受应力作用时腐蚀甚微,但受到拉伸应力后,经一段时间后构件会发生突然断裂。此种腐蚀断裂事先无明显征兆,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如桥梁坍塌、建筑物倒塌、管道泄漏等,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涂料被涂装至钢结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涂层,直接将钢铁与腐蚀环境隔离开来,使金属产生一道防腐蚀保护屏障,推迟腐蚀介质与钢铁相接触的时间,即只有等漆膜在所处腐蚀环境中失效损坏后,钢铁被曝露于外界环境时才于腐蚀性介质相接触产生腐蚀,涂料的涂装层从而实现了钢铁的防腐蚀保护作用。
涂料通常由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等组成。钢结构常用的防腐蚀涂料主要有:油脂涂料、醇酸涂料、氯化橡胶涂料、环氧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及聚氨酯涂料等。
钢结构的防腐蚀涂装工艺包括表面清理、除油、除锈和涂料涂装等步骤。
(1)钢结构表面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存在焊口不平、焊渣现象,这些会严重影响涂装层表面质量,故在涂装前应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打磨整平,以保障涂装的钢结构表面全部曝露。表面主要污染物包括尘土、锈蚀物、氧化皮、旧漆等,一般可用机械方法进行清除。
(2)钢结构表面的油污来源于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及冷却,以及在搬运、存储与安装过程中的油污。油污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漆膜的附着力和使用寿命,故在涂装前应彻底清洗干净,一般可用有机溶剂或化学法等进行除油。
(3)钢材表面一般都会存在氧化皮和铁锈,导致漆膜被锈层隔离而不能牢固地附着于钢铁表面,从而影响实际防护效果。尤其是疏松的铁锈含有大量水分,对周围的钢铁会产生进一步腐蚀,造成新的漆膜起泡、龟裂、脱落。因此在钢结构表面进行涂装前,除锈是极其重要的工序,一般采用机械动力除锈。
(4)涂料涂装是将涂料薄而均匀地涂布在钢铁表面的工艺过程,其涂装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涂膜的质量和涂装效率。常用涂装方法包括刷涂、滚涂、空气喷涂和高压无气喷涂等。不同类型涂料的涂装方法有其自己的适应性。
H. 如何提高钢的耐蚀性
加入合金元素,提高钢基体的电极电位,从而提高钢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
加入Mo、Cu等元素,提高钢抗非氧化性酸腐蚀的能力。
加入Ti,Nb等元素,消除Cr的晶间偏析,从而减轻了晶问腐蚀倾向。
I. 合金化方式提高金属耐蚀性有哪些途径
采用稀土元素做转化膜可提高耐腐蚀性能。